元稹《菊花》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6-09-06 00:00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元稹也写下了“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元稹的《菊花》。

  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鉴赏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

  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三四两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诗人从菊花凋谢最晚这个角度出发,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爱菊花的理由。其中也暗含了对菊花历尽寒冷最后凋零的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中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是这种写作手法,寓有深意。

  这首七言绝句诗,虽然写的是咏菊这个寻常的题材,但用笔巧妙,别具一格,诗人独特的爱菊花理由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并且发人思考。诗人没有正面写菊花,却通过爱菊,侧面烘托它的优秀品格,美妙灵动,意趣盎然。该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知识扩展】

  贫贱夫妻百事哀

  元稹的原配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于公元802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和元稹结婚 ,当时她二十岁,元稹二十五岁。婚后生活比较贫困,但韦丛很贤惠,毫无怨言,夫妻感情很好。过了七年,元稹任监察御史时,韦丛就逝了,年仅二十七岁。元稹悲痛万分,写了不少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是这三首《遣悲怀》。

  "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元稹的《遣悲怀》其二。为元稹怀念亡妻所作,情真义切,感人至深,遍览唐诗宋辞,悼亡妻之作,唯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之句可与之媲美。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元稹的诗全集

2.元稹的诗

3.元稹的诗词

4.唐代诗人元稹的诗

5.元稹的诗写妻子的

6.元稹的诗贫贱夫妻百事哀

7.诗人元稹怎么读

8.读元稹悼亡诗有感

9.元稹诗选

10.元稹《艳诗·会真诗》赏析


相关阅读
1 人道短 元稹

引导语:《人道短》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诗词之一。 诗中畅论天道似长而实短,人道似短而实长。 人道短 唐代 元稹 古道天道长人道短,我道天道短人道长。 天道昼夜回转不曾住,春秋 【查看全文】

2 元稹与韦丛之间的故事

导语:元稹是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元稹与韦丛之间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元稹可能是古人中写诗给妻子最多的一位了,一共写了多少不得而知,现在还能看到的有三十多首,为原 【查看全文】

3 元稹年谱

年谱记载某人生平事迹的著作用编年体裁记载个人生平事迹的著作。大多是后人就其著述及史籍所载事实考订编次而成,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元稹年谱! 薛涛元稹年谱 大历五年( 【查看全文】

4 元稹《菊花》教案设计

《菊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元稹,菊花是诗人们喜爱的歌咏题材。分享了元稹《菊花》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教材分析] 《菊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元稹。菊花是诗人们喜爱的歌咏题材 【查看全文】

5 元稹的痴与浑

元稹出生洛阳,家境优越,祖父和父亲都是在朝中做官,幼时受到了比较好的教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元稹的痴与浑,一起来看一下吧。 《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查看全文】

6 元稹:二十四节气诗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芒种、夏至........就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元稹做了一组《二十四节气诗》,指将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名,依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