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兔丝》原文注释及翻译

发布时间:2016-10-21 00:00

  引导语:“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唐代诗人元稹写下了很多作品,各有其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元稹的作品《兔丝》。

  《兔丝》

  元稹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

  注释:

  ① 翳荟:草木茂盛可为障蔽。《文选·张华〈鹪鹩赋〉》:“翳荟蒙茏,是焉游集。”李周翰注:“翳荟蒙茏,蒿草茂密。”

  ② “桂树”句:传说谓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名曰吴刚,学仙有过,谪令常斫桂树,树创随合。事详《初学记》卷一引虞喜《安天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尺》。

  ③ “珊瑚”句:珊瑚是由珊瑚虫分泌之石灰质骨骼聚结而成之树枝状物。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八·珊瑚》:“珊瑚生海底,五七株成林,谓之珊瑚林……许慎《说文》云:‘珊瑚色赤,或生于海,或生于山。’据此说,则生于海者为珊瑚,生于山者为琅玕,犹可徵矣。”

  ④ 鹘:即隼,飞行迅速,善于袭击其他鸟类。李时珍《本草纲目·禽四·鸱》:“鹘,小于鸱,而最猛捷,能击鸠、鸽。”

  ⑤ 应龙: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翼之飞龙。大禹治水时,应龙曾以尾画地而成江河,导水入海。南朝梁任昉《述异记》:“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

  ⑥ 飞茎:直生之枝条。《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落英陨林趾,飞茎秀陵乔。”张铣注:“飞茎,直生枝也。”

  翻译

  人生生活不能依倚别人,依靠倚赖别人的人大事不能成功。您看兔丝的藤蔓,依靠榛木丛或荆棘而生。

  荆棘榛丛容易蒙茸茂密,各种飞鸟在里面撩拨搅乱人心似的鸣叫。下面有狐狸兔子的洞穴,奔跑也肆意纵横。注:本段诗句说明自己柔弱依靠别人会让奸邪的事物存在其中。

  砍柴的少年将把荆榛树木砍去,柔软的兔丝蔓和它们一起连带走了。即使茅密浓阴也生活的可耻,互相束缚的人到死都没有声名。注:本段说明不能与小人同流合污。

  桂树是从月亮中出来的,珊瑚是礁石上所生。杰出的鹘鹰飞过大海而饮食,飞龙升到天空而前行。

  有灵性的事物本来就独特通达,不再相互纠缠绕萦。缠绕在一起的一直是什么呢?荆棘榛丛和飞空的茎藤。注:本诗说明不可学兔丝的生活方式,要象灵物那样特立独行。要做特立独达的君子,不可与群体小人为伍。

  【作者简介】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世孙,父元宽,母郑氏。

  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风格】

  他非常推崇杜诗,其诗学杜而能变杜,并于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美,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比兴手法富于情趣。乐府诗在元诗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并序》“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启发了白居易创作新乐府,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诗缺点是主题不够集中,形象不够鲜明。和刘猛、李余《古乐府诗》的古题乐府19首,则能借古题而创新词新义,主题深刻,描写集中,表现有力。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在元集中也列为乐府类,旨含讽谕,和《长恨歌》齐名。其铺叙详密,优美自然。元诗中最具特色的是艳诗和悼亡诗。他擅写男女爱情,描述细致生动,不同一般艳诗的泛描。悼亡诗为纪念其妻韦丛而作,《遣悲怀三首》流传最广。

  在诗歌形式上,元稹是“次韵相酬”的创始者。《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均依次重用白诗原韵,韵同而意殊。这种“次韵相酬”的做法,在当时影响很大,也很容易产生流弊。元稹在散文和传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首创以古文制诰,格高词美,为人效仿。其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叙述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文笔优美,刻画细致,为唐人传奇中之名篇。后世戏曲作者以其故事人物创作出许多戏曲,如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和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等。元稹曾自编其诗集、文集、与友人合集多种。其本集《元氏长庆集》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今人陈寅恪有《元白诗笺证稿》,卞孝萱有《元稹年谱》。


相关阅读
1 《离思》五首 元稹

元稹《离思》想必不少人听说过,每一首都体现了作者对于感情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的怀念,一起来欣赏一下元稹《离思》吧! 离思五首 作者: 元稹 元稹《离思(其一)》 自爱残妆晓镜中, 【查看全文】

2 元稹与佛教诗

元稹作为唐代有名的信仰佛教的文学家,很早就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下面是元稹与佛教诗,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元稹,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阳)人。幼年丧父,家境比较贫困 【查看全文】

3 元稹:《高荷》

引导语:元稹的《高荷》中,作者借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原则:为人自当追求高远的境界或坚守高洁的节操;虽遭外界打压摧残历经艰险也矢志不渝。 高 荷 元稹 种藕百余根,高荷 【查看全文】

4 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

后人多用这首诗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元稹的这首古诗-《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 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 【查看全文】

5 菊花 元稹

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现在一起来鉴赏一下元稹这首《菊花》吧! 菊花 作者: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 【查看全文】

6 元稹诗歌的语言特色

引导语:语言风格就是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在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方法等方面所体现的作者运用语言的个性特征。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诗人元稹的诗歌语言特色。 在元稹的诗文集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