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赏析

发布时间:2018-02-16

  【作品介绍】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的作者是李清照,被选入《全宋词》。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抒发了深切的思乡之情。通篇采用对比手法,上片写早春之喜,下片写思乡之苦,以美好的春色反衬有家难归的悲凄,深切感人。

  【原文】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作者:宋·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释】

  ①日薄:谓早春阳光煦微宜人。

  ②梅花:这里当指梅花妆。古妇女之妆饰。是指女子在额上贴一梅花形的花子妆饰。

  ③沉水.沉香。

  【赏析】

  此词写早春。风柔日薄,熙和天气。人们从严冬中走过,脱去厚重的冬衣,春衫乍试,怎不感到轻松、解脱,产生喜悦的心情?词人用赋的手法,直写出此时心情之好。

  下两句忽作转折。早春又是乍暖还寒时节,小睡起来,微寒侵肤,刚才插到鬓上的梅花也已枯凋。词人不说心情的转变,只用天气的轻寒和梅花的凋残,暗示其意识流程。一定是乡心又被春天拨动,故园那些美好春天的回忆又从记忆中泛起。值此小楼又东风之时,更觉风景不殊而有山河之异!

  下片于是发出故乡何处之悲呼。故乡虽在而河山易主,欲归不能。范仲淹《苏幕遮》下片:“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只有在醉里梦中,才能片刻摆脱沉重的乡愁。词人没有说自己如何沉溺于但愿长醉不复醒的醉梦中,只说醉卧时所烧的沉香早已炉灭香消,而词人还宿酲未解。而醉醒时乡思的凄苦,尽于言外可见。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 “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李清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等著作,但久已不传。现存诗文集为后人所辑《李清照集校注》,有《漱玉词》1卷,《漱玉集》5卷。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夏日绝句》等。

  【词牌介绍】

  《菩萨蛮》,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唐宣宗(李忱)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号称菩萨蛮队,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均两仄韵转两平韵。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菩萨蛮》也是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


相关阅读
1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论李清照的思想与性格

引导语: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的才女,一生创造很多的诗词作品,那么关于她的思想与性格,大家知道哪些?下面是相关的信息,欢迎大家阅读。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想上,对李清照的 【查看全文】

2 李清照如梦令朗读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作者是李清照,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 【查看全文】

3 浅谈李清照前后期词的风格变化

李清照的词作在思想内容上和词风上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生活、环境的改变影响了她词风的变化,前期生活幸福美满、思想积极向上,主要描写她在少女、少妇时期闺中的生活,表 【查看全文】

4 蝶恋花 李清照 翻译

引导语:有关李清照的《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与《蝶恋花离情》,下面就是原文注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李清照 【原文】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查看全文】

5 孤雁儿 李清照

孤雁儿 作者:李清照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箫箫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 【查看全文】

6 如梦令 李清照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1,浓睡不消残酒2。试问卷帘人3,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4。 注释: ⑴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疏:指稀疏。 ⑵浓睡不消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