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8-02-16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李清照词两首》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篇目,这一单元选编的是宋词,在人教版高中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的宋词单元。本单元选取的是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词人的作品,四者基本完整地体现了宋词的发展脉络和艺术价值。李清照的词《醉花阴》《声声慢》放在最后,属略读篇目,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

  《醉花阴》是作者南渡前的作品,抒发“相思闲愁”,《声声慢》是作者南渡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夫丧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本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深入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学情介绍

  通过本单元前面六首词的学习,学生对豪放派和婉约派的风格特点已有了大体认识,对词的文体常识和基本鉴赏方法已有所掌握,同时,我所执教的班级是文科班,对语文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李清照的作品学生接触较少,学生可能不了解词人的人生遭遇这对把握两首词中深层的感情内涵有一定阻碍。

  第三部分——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地位、学情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①背诵这两首词,因为《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②通过反复诵读,对比探究,品味意象,体会“闲愁”与“悲愁”的区别,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还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要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依据这两点所以我确立了教学目标二,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③体会真情之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及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因此我确立了教学目标三。

  教法与学法

  依据教学目标,及《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要求,本课将通过诵读法、情境法、对比探究法来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来学习。

  说完了教法与学法,紧接着我将要说的是“教学过程”,分7步走。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

  一、 先学自研,知识储备

  通过三个任务让学生在课前针对课文自主搜集相关资料,为课堂上的合作探究做好知识储备。

  二、 学习引导,设疑导入

  播放《菊花台》歌曲,设置疑问为什么歌词中说“菊花残,满地伤”?菊花有什么象征意义?学生可能根据《满城尽带黄金甲》电影作答,可能会想到铺满皇宫的菊花,宫廷军变的失败,生命的凋残消逝??我会顺势总结到:菊花在影片中象征①对已逝辉煌的伤感②对生命凋残的悲悼。从而引出李清照词中的意象“黄花”。

  李清照在一个秋雨点点滴滴的黄昏,看着满地堆积残损的黄花写出了饱含苦涩愁情的词作《声声慢》,而在《醉花阴》中她写黄花则是一句肝肠寸断的“人比黄花瘦”,同样的黄花,词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呢?从而设置疑问:为何一般黄花别样情?

  之所以设计这样开头,是因为《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这一情境和导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氛围,让学生更容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中建议“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所以在本环节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听读、齐读、自由诵读把握两首词的不同愁绪。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小组合作探究对比赏析《醉花阴》《声声慢》中的黄花意象。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针对发言,教师进行适当点拨,用PPT展示李清照生平资料, 同时引导学生重点赏析“瘦”“憔悴”“堪摘”。

  之所以设置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在鉴赏古诗词时学会知人论世,同时弥补学生思考不深入,储备不全面的缺失。

  接着我会总结到:从黄花意象背后,我们读出了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画面和主人公愁苦的情状,体会到了诗句意象背后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除此以外,作者还通过那些意象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愁绪,请同学们再读两词,选出你喜欢的词句及意象,从深层赏析两词,品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试用散文化的语言,加入适当的想象和联想,以“我”开头进行描述。在这个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会先做示范。

  之所以设置这样的活动,是因为《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教学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学生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

  最后我会让同学们将本节课所得整理出来,让我们在吟咏背诵中结束对本课的学习。此举是为了养成学生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达到诊断反思,学有所得的目的。

  同时还会设置两道课后提升的练习以符合课表中多元化的作业设计要求,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
1 月满西楼 李清照

引导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出自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下面是相关的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李清照 《月满西楼》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 【查看全文】

2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鉴赏

《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是女词人李清照于南宋绍兴八年所作的一首抒情词。该词最早见于绍兴年间的《乐府雅词》,到清代被收录入《四库全书乐府雅词》,其中有些阙词被清代馆臣 【查看全文】

3 李清照的词一剪梅

才女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这首词的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 ,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 【查看全文】

4 渔家傲李清照原文

引导语:李清照的《渔家傲》共两首,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这2首的原文知识信息,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 【查看全文】

5 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鉴赏

《清平乐年年雪里》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赏梅词作,也是词人对自己一生早、中、晚三期带有总结性的追忆之作。此词借不同时期的赏梅感受写出了词人个人的心路历程。词 【查看全文】

6 李清照的诗《夏日绝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1,死亦为鬼雄2。 至今思项羽3,不肯过江东4。 注释: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