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李清照

发布时间:2018-02-16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者李清照,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这首《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1、作品原文

  如梦令①常记溪亭日暮②

  常记③溪亭④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⑤深处。

  争渡,争渡⑥,惊起一滩鸥鹭⑦。

  2、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①如梦令:词牌名。

  ②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选自《漱玉词》。

  ③常记:长久记忆。

  ④溪亭:一说此系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大明湖畔;二说泛指溪边亭阁;三说确指一处叫做“溪亭”的地名(因苏辙在济南时写有《题徐正权秀才城西溪亭》诗);四说系词人原籍章丘明水附近的一处游憩之所,其方位当在历史名山华不注之阳。

  ⑤藕花:荷花

  ⑥争渡:奋力划船渡过。

  ⑦鸥鹭:泛指水鸟。

  作品译文

  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到傍晚,但是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乘舟返回时,迷路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拼命地划着找路,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3、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是一首追忆诗。她遭受了重大变故,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那些场景在她的脑海中一再出现,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4、作品鉴赏

  作品赏析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名家评论

  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此首别见杨金本《草堂诗馀》’前集卷上,误作苏轼词;《词林万选》卷四,误作无名氏词,注“或作李易安。”(《词林万选》所注或作某某,殆为毛晋所加,非杨慎原文。)又见《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卷一、《唐词纪》卷五、《古今词话·词辨》卷上、《历代诗馀》卷一百十二引《古今词话》,俱误作吕洞宾词。

  唐圭璋:李清照《如梦令》第一句云“常记溪亭日暮”,“常”字显然为“尝”字之误。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原为抄本。并非善本,其误抄“尝”为“常”、自是意中事,幸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卷十一荷花门内引此词正作“尝记”,可以纠正《乐府雅词》之误,由此亦可知《全芳备祖》之可贵。纵观当代选本,凡选清照此词者无不作“常记”,试思常为经常,尝为曾经,作“常”必误无疑,不知何以竟无人深思词意,沿误作“常”。以讹传讹,贻误来学,影响甚大。希望以后选清照此词者,务必以《全芳备祖》为据,改“常”作“尝”。

  吴小如《诗词札丛》:我以为“争”应作另一种解释,即“怎”的同义字。这在宋词中是屡见不鲜的。“争渡”即“怎渡”,这一叠句乃形容泛舟人心情焦灼,千方百计想着怎样才能把船从荷花丛中划出来,正如我们平时遇到棘手的事情辄呼“怎么办”、“怎么办”的口吻。不料左右盘旋,船却总是走不脱。这样一折腾,那些己经眠宿滩边的水鸟自然会受到惊扰,扑拉拉地群起而飞了。检近人王延梯《漱玉集注》,“争”正作“怎”解,可谓先得我心。

  林东海《唐宋诸贤绝妙词选》:题作“酒兴”。其实,“酒兴”二字并不怎么切题,看来是后人所加。此词确切地说不是写酒兴,而是写“游兴”。在这首词里,词人追忆往日游览溪亭的情景:曾记得(“常记”即“尝记”,《全芳备祖》诸本径作“尝记”)那一天天色将晚,在溪亭游玩饮酒,竟然沉醉不醒,自然也就不知该回去了。(“不知归路”似应作“不知归去”解,即不知归。“路”字连带而及,以便押韵。)待到醒来兴尽,夜幕已经降临,急忙解缆回船。仓促之间,误划入荷花丛中,船儿在荷花丛中打转。糟糕!怎么办!(“争渡”或解为“竞渡”,未切原意,作“怎渡”解较胜。)在彷徨之中,惊动了滩边的鸥鸟和白鹭,它们纷纷起飞,消失在暮色之中。全词叙事写景交织成文,记录了女词人青年时期的一个生活片断。……这首《如梦令》最善于从各个角度抓住生活片断的一瞬间。我们读了这首词后,仿佛看到她沉醉的瞬间神情,其醉也,既在酒,亦在山水之间。其情真,其兴逸,而且带点真趣和野味;仿佛看到回舟误人荷花丛中的瞬间动作。之所以“误”,是酒意未尽?是游兴未尽?是幕色迷眼?是回归心急?这一切或者是兼而有之,却都在偶然一“误”的动作中表现出来了;……全词以悠闲的游兴始,中经溪亭沉醉,急切回舟,误人藕花,最后惊起鸥鹭,动作和情绪,起伏变化,很富于节奏感。最后一切都统一在白色鸥鹭苍茫暮色的大自然景色之中。瞬时的神情,瞬时的动作,瞬时的音容,瞬时的景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极富立体感的生活画面。这是一个永恒的活生生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在清新之景中渗透了野逸之情。


相关阅读
1 赵明诚为何抛下妻子李清照自己逃跑?

李清照与赵明诚是古今人人共同羡慕的恩爱夫妻,神仙眷侣。古代婚姻凭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妻结婚之后难得长期和谐。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近乎完美,这有李清照本人大量情 【查看全文】

2 对李清照咏春词赏析

仲春时节,沐浴和煦的暖风,或踏青于郊野,或倦懒于窗前檐下。闲散间爱读读前人咏春的词句,或唐诗,或宋词。其实,无论是前人还是今者,春天都是一个值得我们吟咏的季节,有 【查看全文】

3 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究竟有多美

李清照应该是那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美女词人,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究竟有多美,更多宋代诗人信息请关注应届毕业生文学网。 李清照一直被世人看作是一名美女词人 【查看全文】

4 忆秦娥李清照诗

引导语:李清照《忆秦娥》这首词,从栖鸦归后、情怀恶、寂寞透露出这是作者南渡后的怀人之作。下面是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忆秦娥临高阁 【原文】 作者:宋李清照 临高 【查看全文】

5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永遇乐落日熔金》 年代:宋 作者: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查看全文】

6 另类大才女李清照竟是北宋时期的赌神!

赌神李清照:我们常常说五毒俱全:骗、赌、帮、烟、娼,那可都是连男人沾了都没好果子吃的事,可李清照偏偏沾上了一样厉害的赌。而且她对赌博可不是一般的喜欢,简直到了执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