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全集

发布时间:2018-02-16

  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号易安居士。宋朝诗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李清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诗词全集:

  《夏日绝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做人中的豪杰!即使是已经死了,也应该成为鬼中的英雄!我至今还在怀念楚汉争雄时的项羽,即便是自刎于乌江,也不逃离江东的场景。

  《如梦令》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翻译】

  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到傍晚,但是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乘舟返回时,迷路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拼命地划着找路,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武陵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

  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色已晚还懒于梳头。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坐只轻舟去观赏。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忧愁。

  《一剪梅》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耦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红藕香残,鲜艳的荷花凋谢了,从竹席上感到深深的凉意,轻轻提起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天空中燕群排成队形飞回来(有没有)传回谁的家书?鸿雁飞回的时候,(转眼间)已是夜晚,如洗的月光倾泻在西楼,(我在这盼望着)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声声慢》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醉花阴》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美好的重阳节又到来了,洁白的瓷枕和轻纱笼罩的床厨,才刚刚被凉气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忆秦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後,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译文】

  起伏相叠的群山,平坦广阔的原野,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烟雾之中又渗透着落日的最后一缕余辉。的叫声总使人感到“凄凄惨惨”,尤其在萧条荒凉的秋日黄昏,那叫声会显得更加阴森、凄苦。鸦声消逝,远处又隐隐传来了军营中的阵阵角声。那阵阵秋风,无情地吹落了梧桐枯黄而硕大的叶子,风声、落叶声使人的心情更加沉重,更加忧伤了。

  《鹧鸪天》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译文】

  夜幕降临,倏忽间清风吹散了薄烟,在窗棂竹帘之外,渐渐升起了一轮明月。因畏路途杳杳更忧人心未合,即使能结同心,恐不能同处一地。

  情义绵绵,思绪翩翩。剪不断,理还乱。云儿啊,再回去只怕了无踪迹(认不得归路)。这样的事、情思应该只有在前世里显现,总是喜欢将两地鸳鸯放一起。

  《玉楼春·红梅》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相关阅读
1 李清照的评价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历史的角度 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 【查看全文】

2 李清照《瑞鹧鸪·双银杏》原文注释赏析

引导语:李清照的《瑞鹧鸪双银杏》是靖康之乱后金兵南渡所做,表达了作者自己与丈夫赵明诚一起离乡背井、避乱南方的颠沛愁怀。 原文 风韵雍容未甚都⑵,尊前甘橘可为奴⑶。谁 【查看全文】

3 李清照《浣溪沙·闺情》赏析

浣溪沙闺情 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注释】 1. 绣面:唐宋以前妇女面额及颊上均贴纹饰 【查看全文】

4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这首词,思路开宕,想象丰富,意境辽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 【查看全文】

5 李清照闺情词的艺术表现手法

李清照大部份的作品都有用外在的景,来反映或是映衬内心的情,其实不仅是李清照,有许多的词人也常用这种手法来表达词意,但是李清照更胜於人的是她能够用平易浅白的词,托出 【查看全文】

6 李清照晚年的悲惨境遇:改嫁后遭家暴

核心提示:婚后不久,张汝舟就暴露了本来面目。他向李清照索要宝物,遭到断然拒绝。张汝舟发现李清照还保存在手中的宝物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丰富,也颇为后悔。他一计不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