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原文赏析

发布时间:2018-02-16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最早见于宋代曾慥的《乐府雅词》,后人所辑《漱玉词》皆收录此词。当代有学者指出词名《怨王孙》有误,应该作《双调忆王孙》。

  此词记写秋天郊游,展现出一幅清新广阔的画图,词人不仅赋予大自然以静态的美,更赋予其生命和感情,显示出词人不同凡俗的情趣与襟怀。全词造景清新别致,描写细密传神,巧妙运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物我交融的深秋美意,达到了物我两接、融情于景的文学境界。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注释

  ①怨王孙:词牌名,又名《忆君王》、《忆王孙》。

  ②浩渺[hào miǎo]:空阔貌。

  ③暮:晚。

  ④红、香:指代花。

  ⑤苹[píng]:多年生水草。汀[tīng]:水边平地。

  ⑥鸥鹭:指水鸟。

  ⑦恨:气恼。

  赏析

  这是一首秋景词,词人以其独特的方式,细腻委婉又具体形象地传达出一种特色鲜明的阴柔之美。 这首词当写于词人南渡前的早期。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常常是萧瑟冷落的感觉,自宋玉“悲秋”以来,文人笔下的秋景,总呈现出一种悲凉萧瑟之色。然而李清照这首《怨王孙》中的秋景,展现的是一幅清新广阔的画图,词人不仅赋予大自然以静态的美,更赋予生命和感情,由此见出词人不同凡俗的情趣与襟怀。

  “湖上风来”句起语不俗,避开俗套。秋高气爽,常见风平波静,而一旦朔风初起,便会吹起悠远的水波,宣告着深秋到了,所以说“秋己暮”。而一句“红稀香少”,更通过自然界色彩和气味的变化,进一步点染了深秋的景观。大自然总是宜人的,深秋季节却别有滋味,这里,作者不说人们如何的喜爱山水,倒说“水光山色与人亲”,将大自然人情化、感情化了。正是这“与人亲”,方换得人与景亲,也才能真的领略到大自然的水光山色中的景物美,所以,作者所说的“说不尽、无穷好”言之有根,是从心田深处发出的真诚的赞颂之语。

  下片虽然仍是对秋景色的继续描绘,但却不是简单的重复。莲实叶老、露洗苹草,都标示着深秋的时令,人所共见,却易于忽略,一经作者点染,便觉秋意袭人。而沙滩上勾头缩颈睡眠的鸥鹭等水鸟,对于早早归去的人们头也不回,似乎以此表示了它们的不满。这里,鸥鹭也人格化了,与上片的山水的感情化似是同样手法,但却一反上片的山水“与人亲”,而为鸥鹭对人恨,这一亲一恨之间就带给读者以清新多样之感,且通过人们郊外的不能久留,更深一层地透露出深秋的到来。

  这首词造景清新别致,描写泪细密传神,巧妙地运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物我交融的深秋美意,耐人寻味。


相关阅读
1 浣溪沙李清照绣面芙蓉

李清照《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这首反映爱情的小令,词语鲜明生动而不失其朴直,是一幅绝美的流动着的画面,月光里,花影下,玉人双双,倾诉着生死相依的情话。 浣溪沙闺情 【查看全文】

2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 这首词是作 【查看全文】

3 《武陵春·春晚》李清照

引导语:《武陵春春晚》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下面由小编精心为您整理了一篇《武陵春春晚》李清照,希望您能喜欢! 武陵春春晚 朝代 【查看全文】

4 点绛唇·闺思 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的《点绛唇寂寞深闺》,此词上片写伤春之情,下片写伤别之情,刻画出一个爱情专注执着、情感真挚细腻的深闺思妇的形象。 【原文】 点绛唇闺思 作者:宋李清 【查看全文】

5 李清照一剪梅课件

李清照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艾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下面就是有关她的《一剪梅》课 【查看全文】

6 《念奴娇·萧条庭院》李清照

《念奴娇萧条庭院》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萧条庭院, 又斜风细雨, 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 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 扶头酒醒, 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 万千心事难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