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李清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等著作,但久已不传。现存诗文集为后人所辑《李清照集校注》,有《漱玉词》1卷,《漱玉集》5卷。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夏日绝句》等。
【作品介绍】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的作者是李清照,被选入《全宋词》。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南渡后的作品。此词起笔写深秋凄凉的景色,移情于物,含悲秋伤时之意;接着写酒后喜茶,梦醒闻香,委婉含蓄,道出孤寂无聊的心境;而后引王粲怀远典故,借古寄怀,发思乡之幽情;结尾写借酒消愁,自我劝慰,凄婉情深。全词塑造了一个由多重性格所组成的抒情形象,抒发了作者故国沦丧、流离失所的悲苦之情,立意奇巧,跌宕有致。
【原文】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作者:宋·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⑴,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⑵,梦断偏宜瑞脑香⑶。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⑷。不如随分尊前醉⑸,莫负东篱菊蕊黄⑹。
【注释】
⑴萧萧:凄清冷落的样子。原为象声词,如风声、雨声、草木摇落声、马蹄声。《诗经·小雅·车攻》有“萧萧马鸣”,《楚辞·九怀·蓄英》有“秋风兮萧萧”,《史记·刺客列传》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琐窗:镂刻连锁纹饰之窗户。多本作锁窗,当以琐窗为胜。
⑵酒阑:酒尽,酒酣。阑:残,尽,晚。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有“酒阑”,裴骃集解曰“阑,言希也。谓饮酒者半罢半在,谓之阑。”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有“白露凝兮岁将阑”,李善注曰“阑,犹晚也”。团茶:团片状之茶饼,饮用时则碾碎之。宋代有龙团、凤团、小龙团等多种品种,比较名贵。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
⑶瑞脑:即龙涎香,一名龙脑香。
⑷仲宣:王粲,字仲宣,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其《登楼赋》抒写去国怀乡之思,驰名文坛。
⑸随分:随便,随意。尊前:指宴席上。尊:同“樽”。
⑹东篱菊蕊黄:化用陶渊明《饮酒二十首》的“采菊东篱下”句。
【翻译】
深秋惨淡的阳光渐渐地照到镂刻着花纹的窗子上,梧桐树也应该怨恨夜晚来袭的寒霜。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秋天快要过去了,依然觉得白昼非常漫长。比起王粲《登楼赋》所抒发的怀乡情,我觉得更加凄凉。不如学学陶渊明,沉醉酒中以摆脱忧愁,不要辜负东篱盛开的菊花。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应是李清照晚期作品。依词中“仲宣怀远”和“莫负东篱”两句,这首词大概作于李清照南渡后不久,时间大约是公元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那时赵明诚正在江宁任知府。 此词写作时间尚有争议,有人认为是李清照“晚年流寓越中所作”,当时赵明诚已去世,“茶苦”和“梦断”二语是暗寓作者的亡夫之痛。
相关阅读
1 李清照高中作文
你是一部书,是一部神奇的书,快乐时的与世无争、思念时的淡淡忧伤、哀愁时的痛苦情怀无不使这部书添上一种神秘、曲折、坎坷的色彩。 翻开这部书,读尽你李清照。 你是一部书 【查看全文】
2 你了解李清照有多少?李清照的生平简介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 【查看全文】
3 李清照词一代词人李清照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 【查看全文】
4 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译文及赏析清平乐年年雪里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译文】 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 【查看全文】
5 李清照为何下海追宋高宗?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今山东济南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才女碰上乱世,不管因之产生了多么辉煌伟大的文学作品,于个人 【查看全文】
6 李清照《一剪梅》诗句赏析导语:《一剪梅》是宋代女这首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这首作于这首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这首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下面是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