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关于此词的写作背景,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断此词作于宋崇宁三年(1104),期间李清照曾上诗赵挺之(赵明诚之父)请救其父。当时的朋党之争非常强烈,李清照为党祸之松紧所左右,时居汴京,时返原籍。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不知醖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此词题作“红梅”。
【李清照作品鉴赏】首句点明梅的色泽:红润如酥,晶莹似玉。“肯放”是“岂肯放”的省说。诘问语气,加强了红梅珍重迟开的神韵。苏轼《红梅》诗也有“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的句子,或为此诗所本。“南枝”,用李峤梅诗“大庾天寒少,南枝独早芳”典。大庾在江西、广东交界处,为五岭之一。张方注云:“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此言早梅如“南枝”或已遍开,而红梅犹含苞脉脉,似有所待,令人魄走魂驰,想见其馨香远播,悬知其芳意无穷。
古典诗词以含蓄为美。含苞待放之花,富于“欲语还休”的韵致,可以造成生成性的境界,加强鉴赏者的参与意识,用想象来补充、来创造花开时的美。
下片写对红梅之人。“道人”,学道之人,词人自指。虽言学道,但面对红梅的含情未吐,未必不作“无限”之思。而春窗寂寞,对比之下,更使人难以为怀。故曰“憔悴”,曰“闷损”。词末忽作旷达语。“休”,此当作“罢”字解。意谓要来对花小饮便快来罢!造化弄人,良辰难再,美景无多!自然气候的转换亦如人世的风云突变,未可逆料。此时红梅方兴未艾,未必明朝不狂风折树,冷雨欺花,到那时,花落香消,岂不徒然令人心碎!
李清照词的忧患意识,常常通过风雨摧花表现出来。她早期词《如梦令》,即有“雨疏风骤”致使“绿肥红瘦”的忧思。又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多丽·咏白菊》);“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满庭芳·残梅》)。她晚年词的代表作《永遇乐》,在“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的盎然春意中,想到的也仍是“次第岂无风雨”。国破家亡,仓皇反复,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她的心上投下了浓重的阴影。这使得她无论对残梅还是未放之梅,总是忧心忡忡,唯恐美好的事物消逝得太快,太快!
相关阅读
1 李清照的“香车宝马”
引导语: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那么大家知道她的香车宝马是什么?我们阅读下文寻找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人 【查看全文】
2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文学赏析《行香子·七夕》这首词由人间写起,先言个人所见所感,再据而继之天上神话世界。通篇以牛女传说为寄托,境界奇丽,曲径通幽,写透了青年男女的离愁别恨。下面是其文学赏析, 【查看全文】
3 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原文鉴赏引导语: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这首词造景清新别致,描写泪细密传神,巧妙地运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物我交融的深秋美意,耐人寻味。下面是原文鉴赏,与大家分享学习 【查看全文】
4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诗词鉴赏《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诗词鉴赏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词牌名。苏轼词注:此曲本唐庄宗 【查看全文】
5 李清照生平简介李清照生平简介 李清照(1081—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崇宁元年(1102),徽宗以绍述神宗为名,任蔡京、赵挺之为 【查看全文】
6 李清照写的诗词全集引导语:有关才女李清照的著名诗词,大家了解了哪些?下文是小编收集的30首,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1、《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