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
2、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李清照》)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请结合写作背景,说说词人忧愁的原因有哪些?(3分)
4、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2分)
5、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对应直接写心绪的是哪一句?(5分)
6、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5分)
【参考答案】
1、“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
2、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凄苦忧愁中的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重。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比喻(设问、夸张)的手法,将无形的愁化作有形的“一江春水”,永留不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之多。
3、诗人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4、愁”和“恨‘本是无形无影的东西,作者却借用巧妙的比喻,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写得生动真切,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5、愁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6、 我同意这种看法。在词人笔下,抽象的东西"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波逐流,还可以用船来承载。作者化抽象为具体,想象新颖真切,极形象地抒写出了内心的苦闷和忧愁之深;(也可以不同意这种看法,但必须自圆其说)
相关阅读
1 如梦令昨夜李清照教案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分享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案,欢迎借鉴! 教学目标: 理解诗人曲折抒发的惜春之情 感受李清照言浅意深、含蓄曲 【查看全文】
2 李清照与婉约派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今山东济南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 【查看全文】
3 《声声慢》李清照阅读答案引导语:慢词具有赋的铺叙特点,且蕴藉流利,匀整而富变化,堪称赋之余。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简直是一篇悲秋赋。下文就是有关《声声慢》的 【查看全文】
4 李清照的声声慢全文引导语:《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 【查看全文】
5 关于声声慢李清照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而这首诗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全诗如下: 声声慢寻寻觅觅 【查看全文】
6 李清照词如梦令赏析引导语:有关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与《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下面就是小编收集的原文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常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