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李清照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18-02-16

  导语:《醉花阴》以愁贯穿全文,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醉花阴》的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①,瑞脑②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③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④把酒黄昏后,有暗香⑤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⑥,人比黄花⑦瘦。

  【注释】

  ①永昼:悠长的白天。

  ②瑞脑:即龙脑,香料名。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③玉枕:瓷枕的美称。纱厨:纱帐,一称碧纱帐。

  ④东篱: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后即以东篱指代赏菊之处。

  ⑤暗香:幽香。这里指菊花的香气。

  ⑥帘卷西风:“西风卷帘”的倒文。

  ⑦黄花:指菊花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渲染了怎样的环境氛围?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作者为何特别提到重阳佳节?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

  3.古人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

  4.词人运用哪些景物来烘托心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词人的何种感情?情与景是怎样融为一体的?

  6.这首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被前人成为“绝佳”,试赏析其语言特色。

  7.词的上片寄情于景,阅读品味后,说说从中你感受到主人公怎样的心境。

  8.“东篱把酒黄昏后”巧妙化用了谁的哪句诗?请写在下面。

  9.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天空浓云密布又有薄雾笼罩,瑞脑香的烟雾从兽形的香炉上袅袅升起。“薄雾浓云”:渲染了一种阴沉忧郁的氛围。“愁永昼”极言白昼漫长没有尽头——这是因为孤单寂寞,内心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特别的漫长。“瑞脑销金兽”作者静静地看着袅袅烟雾从金兽炉上慢慢升起——百无聊赖。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2.“佳节又重阳”:“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佳节时本应夫妻团圆,而如今却自己孤身一人,独对良辰美景虚度光阴。“又”表明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已非一回。“凉”不但写出了秋气的萧瑟,更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凄冷。凉意表面上是因为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次原因是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

  3.黄色的菊花外形淡雅、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与丈夫分别而产生的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而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精神气质。以花喻人,花人相映,人如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4.景物: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酒、帘、西风、黄花;本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愁绪。

  5.这两句词描写了秋日的沉雾、浓云,和静静焚燃的瑞脑新香。抒发了词人在“叶叶梧桐坠”的深秋,居寂寞孤独之中的对丈夫明诚的思念和闺中寂寞无助的忧伤。以景生情,在如此清幽的环境之中,词人既感触纤敏,又想到良人外游,故情生;又移情入景,两相融合。

  6.语言皆是当时自然口语,读来不着雕饰,平易浅近;但浅近之中借无理之譬喻,以花黄喻人瘦,妙绝古今。

  7.孤寂无聊,思念无边,没有心绪。

  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9.诗人以黄色的菊花自比,形象的表达了自己的离别之恨、相思之苦。


相关阅读
1 李清照《一剪梅》的诗词鉴赏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查看全文】

2 如梦令昨夜李清照教案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分享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案,欢迎借鉴! 教学目标: 理解诗人曲折抒发的惜春之情 感受李清照言浅意深、含蓄曲 【查看全文】

3 李清照诗词《临江仙·欧阳公作蝶恋花》

《临江仙欧阳公作蝶恋花》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 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 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 【查看全文】

4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赏析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 【查看全文】

5 武陵春·春晚

武陵春春晚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赏析: 这首《 【查看全文】

6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审美赏析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 ,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