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下面是小编收集她的《武陵春》原文阅读训练以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阅读训练】
1.请说说下边的插图能否体现诗中的“日晚倦梳头”并说明理由。
2.诗中加点的“只恐”有什么表达作用?
3、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对应直接写心绪的是哪一句?(2分)
4、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4分)
5.上阕实写,词人写了哪两个行为来表现她的愁苦?(2分)
6.下阕虚写,写出了愁苦的哪些特点?(2分)
7. 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 ”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1分)
8. 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9.词人是如何表现自己的愁苦心情的?
10.请说说右边的插图能否体现诗中的“日晚倦梳头”并说明理由。
11.诗中加点的“只恐”有什么表达作用?
12.名句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参考答案】
1.开放题,可说能,也可说否,强调言之有理。示例1:不能,因为插图中的月亮表明是在月夜下,而“日晚”则是日色已晚,显然图中的月亮不当;示例2:不能,因为插图中的主人公已打扮好与“倦梳头”相矛盾。示例3:能,因为插图中的主人公的满面愁容正体现了她沉重的愁苦下“日晚倦梳头”。
2.与前面的“闻说”“也拟”结合起来,以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现内心沉重的哀愁。
3、 愁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每问1分,共2分】
4、我同意这种看法。(1分)在词人笔下,抽象的东西“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波逐流,还可以用船来承载。(1分)作者化抽象为具体,想象新颖真切,极形象地抒写出了内心的苦闷和忧愁之深。(2分)
(也可以不同意这种看法,但必须言之有理,可视其答题情况酌情赋分)
5.倦梳头,泪先流;(2分)
6.又多又重。(2分)
7.物是人非
8.C
9.①在词中,作者通过两个外在的行为:“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来表达了自己内心浓重的哀愁。哀愁如此之重,使她无心梳妆打扮,重到一提便于工作会泪如雨下。②用“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样两句,把不可见的“愁”具体化,形象化,以船都载不动来渲染出忧愁之深重。夸张奇特,语句新异,再现了作者暮春寡居的凄楚心情。
10.开放题,可说能,也可说否,强调言之有理。示例1:不能,因为插图中的月亮表明是在月夜下,而“日晚”则是日色已晚,显然图中的月亮不当;示例2:不能,因为插图中的主人公已打扮好与“倦梳头”相矛盾。示例3:能,因为插图中的主人公的满面愁容正体现了她沉重的愁苦下“日晚倦梳头”。
11.与前面的“闻说”“也拟”结合起来,以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现内心沉重的哀愁。
12.“愁”与“恨”,原是抽象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词人采取夸张性的比喻,说“愁”不仅可以舟载船装,而且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从而突出了自己愁苦之深重。
相关阅读
1 李清照《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赏析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上片咏梅,下片写赏梅,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赏梅的矛盾心态。全词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查看全文】
2 如梦令 李清照《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1,浓睡不消残酒2。试问卷帘人3,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4。 注释: ⑴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疏:指稀疏。 ⑵浓睡不消残 【查看全文】
3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赏析引导语:《念奴娇春情》是李清照的作品,是一篇叙写了寒食节时对丈夫的怀念之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原文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念奴娇春情》 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 【查看全文】
4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赏析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 【查看全文】
5 关于的李清照蝶恋花赏析引导语: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的诗,时而有不输男子的气概,时而又有女子的委婉。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她的诗词《蝶恋花》,希望对 【查看全文】
6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