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醉花阴》优秀教学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8-02-16

  引导语:李清照一生的生活经历与情感遭遇前后期变化巨大,诗词创作风格变化也很明显,那么她的《醉花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下面是这首诗的教学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学情与教材分析:

  1、本次教学为安徽省教坛新星评比考核,学生都是此前教者不了解的,这给教学增加了难度。但可以将学生定位在稍高的水准层次上,因为淮南一中是安徽省示范中学。教者对学生素质可以有较高的预期。

  2、备课后允许授课教师接触学生,师生可以先期沟通,布置预习,这为拉近老师与学生距离提供了方便,学生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先行阅读教材。

  3、李清照一生的生活经历与情感遭遇前后期变化巨大,诗词创作风格变化也很明显。课文选词两首是前后期的代表作,感情色彩悬殊。本课着重分析鉴赏《醉花阴》,重在品味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

  4、教学以诵读为重,通过诵读,把握《醉花阴》的内涵与语言韵味。因为内容是明白浅显的,要求当堂成诵。

  5、注意时代的“隔阂”,年龄的“隔阂”,这两个隔阂要求在教学中设计巧妙的环节予以打通。“闺怨”在宋代即如李清照在词中所表述,而现在呢?北宋时代的少妇她们的爱情生活、思想情感也如词所示,现在呢?这是理解和鉴赏《醉花阴》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

  6、难点之二是高一学生多是一些单纯的少男少女,如何向他们描述这样的“闺中恋情”,鉴赏“相思”呢?而爱情虽说都是美好的,学生又如何看待这样的爱情呢?这必有一个良性的引导和启迪。

  教学目标:

  1、 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达到背诵的目标。

  2、 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 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

  教法建议:

  1、 朗读;2、讨论;3、比较拓展;4、多媒体技术支持。

  教时安排:一课时。

  预习要求:

  课外活动时间允许与学生见面(得班主任给的名单一份,30人)。向同学们问好,简单说明教学缘由。请求大家配合。

  赠送执教者吴忌个人散文集三种,《雨的缝隙》、《凝视一切》、《以痛止痒》。期望引起学生兴趣,赢得好感。

  匆匆告别,话不多说。

  提出预习要求:

  1、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训练美读,争取课前背诵《醉花阴》;

  2、 搜集李清照的其它作品作比较阅读;

  3、 领悟《醉花阴》的内容,思考“愁”什么?对比古今处理如此情感的不同方式;

  4、 建议走读生回家将《醉花阴》词读给自己的母亲听听,并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近景近情引入宋词,扣住“人性”常理,“人情”常态来切入李清照的“闺中”之愁,之恋。

  检查预习,设置提问引入对课文的思考。(问题先不展开,搁置,先要求朗诵,再讨论。)多媒体图片,快速导入:

  图片1,巨幅市景,现代化城市。文字:“我随春风到淮南!”、“高一(6)班同学们好!”

  图片2,八公山文化节。“多么热闹的淮南!”

  图片3,淮南风光图,忘情谷。“多么美丽的淮南!”(板书“忘情谷”,问淮南人为什么有这么一个“忘情谷”,内容与《醉花阴》可以关联。)

  图片4,特级教师井多德校长等组图。“多么严肃的一中老师!”

  图片5,高一学生运动会组图多么活泼可爱的一中学生啊!

  图片6,光头吴忌问好图。天下最丑的老师,今天算是见识了啊。

  给出课题:一个人的《醉花阴》(图片7)。

  强调“一个人”,谁?李清照,请学生说出相关文史知识、创作背景。

  (实际上“一个人”是本课最紧要处,一个独守空房的女人,一个人的相思,一个人的闲愁,一个人的爱情。这是我对《醉花阴》最真切的感悟,是我设计本教案的“轴心”。)

  二、组织诵读:

  可以男女学生比较诵读,齐读,老师示范朗读。

  给出“李清照《醉花阴》诗意图”(图片8)

  给出音频资料。

  三、切入提问:

  1、《醉花阴》里的李清照是怎样一个李清照?

  讨论。

  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紧紧扣住一个“愁”字分析。(图片9)

  v 愁永昼

  v 半夜凉初透

  v 把酒黄昏后

  v 人比黄花瘦

  v ——真个是说不得的“愁”啊!

  “愁”是全诗的感情基调。好一个“凉”字,是心凉吧。

  这个女子的生活不好过吗?我们看诗歌中的物什,看篱笆院落,看菊花,看酒,都是悠闲的幸福啊。诗人内心“欠缺”什么?我们应该猜测一个女子的心事。

  2、李清照是如何表达她的闺中之愁的?(图片10)

  讨论。

  把握表达手段:细节,意象运用,情境,高超的表达技巧(不说而说的含蓄之美;真个事俗而词雅)。进而品词句,品意境。

  注意季节,时间。(重阳)

  教师要用散文诗一般的语言描述这种“佳节”“独处”的“少妇”的“闲愁”。启迪学生语言运用。也如老师一样说出。

  v 季节:佳节又重阳

  v 时间:永昼、半夜、黄昏后

  v 细节:愁永昼、销金兽、把酒

  v 意象:人比黄花瘦

  v 情境:一个人的秋夜

  v ——难以排解的“闺愁”(孤独、寂寞、渴望爱情)

  这是“一个人”的独守,是一个失眠女子的倾诉。

  而诗人为什么“失眠”?

  好一个“销”字,好一个“瘦”,这样失去的就是爱情的斤两和形状。

  重阳节是团聚的日子,“每逢佳节倍思亲。”

  酒是浇愁的,但一个人的寂寞,可能“举杯消愁愁更愁。”

  菊花为谁而开?一个人与秋冷之花的重叠。意韵无比丰富。

  这里的“瘦”真个是一个人形体的消瘦吗?不,这个时候的李清照应该是一个丰腴的少妇,有精致的富态之美,像盛开的菊花一样鲜艳。(指点学生讨论,对比,分析)这里的“瘦”是心理之瘦,情感之瘦。

  ——爱情在心中燃烧,就是瘦的感觉。

  3、诗歌的情感价值探讨。

  李清照有怎样的“愁”?李清照为什么“愁”?李清照的“愁”为什么要如此“说出”?

  讨论。

  A、李清照的“愁”没有说明白,是什么?(图片11)

  追问。


相关阅读
1 李清照声声慢名句赏析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查看全文】

2 蝶恋花李清照写的答案

引导语:有关李清照写的《蝶恋花离情》,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原文阅读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 蝶恋花离情 》 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 【查看全文】

3 渔家傲 李清照注音

引导语:《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下面是小编整 【查看全文】

4 李清照颠沛流离的生活

宋钦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李清照44岁。金人大举南侵,俘获宋徽宗、钦宗父子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朝廷崩溃。五月,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改元 【查看全文】

5 李清照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鉴赏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 【查看全文】

6 一代才女李清照

一对描金彩绘龙凤喜烛,插在修长的美人型烛奴上,它的光焰欢快地跳跃着。两盏垂着金色流苏的八角薄纱大红宫灯,悬在屋中央,把洞房四壁映成了一片绯红。新人静静地坐在妆台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