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在李清照的词中,“花”是出现得最多的意象。她笔下的花,不仅有人的情志,而且有眉、腮,下面是小编整理她的《多丽·小楼寒》,大家学习了这首诗了?下面是原文赏析,我们一起阅读学习吧。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醖藉,不减酴釄。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珮,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多丽,一名“鸭头绿”,一名“陇头泉”139字,是“漱玉词”中最长的一首。曾慥《乐府雅词》题作“咏白菊”。
词先渲染了菊赏的深静寒寂的氛围。一个“恨”字承上启下,表现了孤居独处,良辰难再的抒情主人公对风雨摧花的敏锐的感受。
在李清照的词中,“花”是出现得最多的意象。她笔下的花,不仅有人的情志,如“宠柳娇花”[《念奴娇》(萧条庭院)],“梅心惊破”[《孤雁儿》(藤床纸帐)];而且有眉、腮,如“柳眼梅腮”[《蝶恋花》(暖雨晴风)];有肌骨,如“玉骨冰肌”[《瑞鹧鸪》(风韵雍容)];因而也有肥瘦,如“绿肥红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菊花纤细,这里就用“揉损琼肌”来描写菊花的纤纤玉骨。然后进一步用四个历史人物来作类比反衬。贵妃醉脸,是对牡丹的比喻。李正封“咏牡丹”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唐玄宗认为可比杨妃醉酒(见《松窗杂录》)。孙寿,东汉权臣梁冀之妻,色美而善作妖态。她画的眉,长而曲折,时号“愁眉”(见《后汉书·梁冀传》)。韩令,指晋时人韩寿,韩是贾充的椽吏(佐吏),长得很俊美。贾充之女看上了他,与他私下往来,并把皇帝赐给她父亲的外臣进贡的异香偷赠韩寿。贾充闻到韩身上的香味,发现了女儿的私情,只好让他们成婚(见《世说新语·惑溺》);徐娘,南朝梁元帝妃,人谓“徐娘虽老,犹尚多情”(见《南史·后妃传下》)。傅粉,本为三国时魏人何晏典。何晏“平日喜修饰,粉白不去手”,人称“傅粉何郎”(见《世说新语·容止》)。这里一气铺排典故,来说明白菊既不似杨妃之富贵丰腴,更不似孙寿之妖娆作态。其香幽远,不似韩寿之香异味袭人;其色莹白,不似徐娘之白,傅粉争妍。她是屈子所餐,陶潜所采。屈原《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陶渊明《饮酒》之五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细赏此花,如对直臣高士,香淡风微,清芬醖藉,不减于酴釄。酴釄,即荼蘼花,花黄如酒,开于春末。
下片续写,用一“渐”字表示时间推移,秋阑菊悴。“雪清玉瘦”呼应“揉损琼肌”,紧扣白菊在风雨中挣扎自立从开到谢的神态。这里不说人对残菊的依恋,反说菊愁凝泪洒,依依惜别。汉皋解珮,《列仙传》载:郑交甫经过汉皋,看见两个少女,珮两珠。交甫向她们求珠,这两个少女就解下珍珠送给他。走不远,二女不见,珍珠也忽然失去。纨扇题诗,用班婕妤典。班婕妤,汉成帝妃,失宠后退居东宫,曾作《怨歌行》,以“秋扇见捐”自喻。这两个典说的都是得而复失,爱而遭弃的失落、捐弃的悲哀。怅惘之情,融入朗月清风,浓烟暗雨之中,又通过这既清朗、又迷离的境界具象化。同时,它又暗示了,菊既不同流俗,就只能在此清幽高洁,又迷濛暗淡之境中任芳姿憔悴。
词人不胜惜花、自惜之情,倒折出纵使怜爱之极,亦不能留花片时。情不能堪处,忽宕开作旷达语:只要人情自适其适,应时菊赏,且休忆他屈子忠贞,行吟泽畔;陶潜放逸,采菊东篱!
李清照的名句
1、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2、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3、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4、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5、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6、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7、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8、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9、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10、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11、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12、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1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4、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15、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6、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17、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8、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19、眼波才动被人猜。
20、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21、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
22、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教材分析: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词人李清照所作。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 【查看全文】
2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李清照【作品介绍】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的作者是李清照,被选入《全宋词》。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抒发了深切的思乡之情。通篇采用对比手法,上片写早春之喜,下片写思乡 【查看全文】
3 李清照作文500字引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宋朝词人李清照的作文,发现给大家一起来了解李清照。 篇一:李清照作文500字 北宋,历城,楼阁上,烟雨蒙蒙。我出生在这个烟雨的春天。爹爹给我 【查看全文】
4 李清照漂不漂亮【李清照简介】女诗人李清照是大美人 外号李三瘦 李清照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地位并不算低,是学者兼文学家,又是苏东 【查看全文】
5 我眼中的李清照是如何的引导语:李清照是才女,但她毕竟是个女子。她是有抱负之人,但她仍是女子。她追逐梦,但她不免女子的命运。大家眼中的李清照是如何的呢?下面是相关的资料信息,欢迎大家阅读学 【查看全文】
6 李清照真诚而哀怨的爱李清照的作品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是以结婚和赵明诚的卒亡为分水岭的。 早期阶段多写少女情怀的诗词,比较明快妍丽,令人解怡而乐。 第二阶段多写悲春怨秋场景,通过摇曳多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