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李清照翻译

发布时间:2018-02-16

  引导语:《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下面是小编整理这首诗的原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醉花阴》

  作者: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纱厨:纱帐。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翻译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美好的重阳节又到来了,洁白的瓷枕和轻纱笼罩的床厨,才刚刚被凉气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永昼”指漫长的白天,“永”字便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苦。本来,“每逢佳节倍思亲”,可是丈夫又远在他乡,值此沉闷的天气,不由得使人心情郁闷、愁肠百结,不知什么时候天气能好起来,心情何时能好转起来。外面天气不佳,就留在室内吧!可是室内的空气却又让人感到空虚寂寞难捱,“瑞脑销金兽”写的就是这种境界。[1]“瑞脑”,香料名,又叫龙脑香。“金兽”,铜制的兽形熏香炉。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玉枕”,瓷枕。“纱厨”,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句中的“又”字饱含深沉的情感。它暗含着昔盛今衰、今非昔比之叹。比较出名的南唐后主李煜词《虞美人》中有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即是表达了这样一种情景。这一句表明,先前的重阳节,夫妻团聚,携手登高赏菊饮酒赋诗,两情依依。今又重阳,恩爱夫妻却天各一方,两相侯望,怎么不叫人感伤?“佳节又重阳”,此句从王维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化来,毫无斧凿之痕。前两句描画白昼思亲,以至百无聊赖,悄然而卧,不能成眠,时至夜半。那种无法排遣的寂寞孤独,层层深入地呈现在读者眼前。[1]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消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此处引自《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一句。在原诗中“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这句紧承上面“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两句,同时描绘出花的珍贵和人物的神情。这花是“奇树”的花,它的香气特别浓郁芬芳,不同于一般的杂花野卉,可见用它来表达纯洁的爱情,寄托深切的思念,是再合适不过了。 所以在李清照这首诗里运用这个典故也用来表达深切的思念与美好的爱情。但是因为丈夫不在,所以这份思念便变成了孤苦。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龙”画得巧,“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通过环境和时令的烘托,表现了一番凄清的景象,并暗喻作者自己愁苦的心情。


相关阅读
1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李清照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赏析: 此词也 【查看全文】

2 李清照诗词赏析

引导语:李清照是一位可以代表婉约派的女作家,她的《声声慢》、《醉花阴》等是大家熟悉的名作。这些词多半写闺情幽怨,它的风格是含蓄、委婉的。下面是小编收集她的经典诗词 【查看全文】

3 李清照晚年的婚姻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 【查看全文】

4 李清照有哪些经典名言名句?

引导语:李清照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而且词的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下面是小编收集她的一些经典名言名句,欢迎大家阅读 【查看全文】

5 李清照和苏东坡

导语:李清照的文集只要提到苏东坡,李清照都很推崇,不敢直呼其名,而是尊称苏公、坡翁甚至坡仙。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李清照和苏东坡,欢迎阅读! 李清照是婉 【查看全文】

6 李清照醉花阴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永昼:漫长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