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李清照改写

发布时间:2018-02-16

  李清照的《武陵春》诉说了连绵的战火无休无止,到处是流离失散的人群,生活总是不能安定下来,我的余生象风一样的飘零。

  武陵春李清照改写1

  推开西窗,外边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满地的残花,随风卷动。坐在妆台前,铜镜中那女子是谁?竟然如此憔悴,一头愁丝散乱披肩,拿起故人赠的桃木梳,企图将愁丝梳顺,将愁绪理直,却发现,只是徒劳。“罢了,罢了,即便直了也无人观赏,倒不如随它去了”索性放下梳子,带着三千烦恼丝,转身出闺阁,任其飘飞去吧。

  昨夜,不知何时开始下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方人。风中夹杂着丝丝花香,惋惜只为残花香。

  风起,风止;裙扬,裙歇;花飞,花落。

  她折腰,拾起一片落花,仿佛听到他豪爽的笑声:“汝,是否为落花而哀愁?罢了,春去春回,花落花开,何时不是这样?”

  抬起头,那熟悉的背影。他转身——那精致的五官,那挺拔的鼻梁,那深邃的眼睛。“夫人,你看,落红并非无情物,明年春天,它会以别种风貌与春天相会,所以啊,你不要老皱着眉头!看到你那深锁的眉间,为夫心都痛死了!”

  她朝他跑去,她想再次靠在他的胸膛,听着那有力的心跳声。她想靠在他的肩膀上,再次体验“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他笑着看着她。抬起双手,准备迎接他的娇妻。当她以为抓到他的手时——却扑空了,他不见了、不见了……

  她环顾庭院四周,微微蹙起了眉头,轻轻叹了一口气,幽幽说道:“又只是幻觉,只是幻觉而已。呵呵呵。”国终破,家终灭,雁终过,只留愁绪伴我心。雨,又淅淅地下了,她已分不清脸上的水,究尽是泪还是雨……

  泪尚能双,但我能与谁共?

  曾听友人介绍双溪春天的美景,我曾想去游览一番,看能否将对他的思念稍减少一点,可是春纵在,与谁同?少了他,再美的景也是过眼云霄吧。罢了,我还是独倚空闺,叹以逝残春把。

  望明月,仰头饮。今夜以醉入眠吧!一颗晶莹的水滴从眼角滑落“啪”掉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裂……

  他与她共乘一叶扁舟,他在船头,她在船尾。他忧郁的眼神,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沉淀了,他目光中的忧伤,仅是几尺之遥,她却不敢走过去,她怕。这又是幻觉,这只是幻觉。比起看不到,她宁愿这样远远看着她……

  “夫人,别再为落花而愁……”

  任一世繁华绚烂如花

  任一地寂寞落寞成秋

  ……

  武陵春李清照改写2

  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落花的香气.

  旭日照射着的楼台上,站立着昂首仰视的她.惨白的轮廓仿佛是哀伤的凝聚,忧郁的眼神似乎倾诉着无奈.

  微风徐徐吹来,拂过也本已凌乱的头发.而她,依然默默的凝视着丈夫的遗物,感受着一年一度永不变的春景.想起受风雨摧残,落花已化成泥土;想起物是人非,自身的流荡无依.一股涩涩的酸味涌上心头,她微微张了张嘴,还未讲出一字半句,泪水,已夺眶而出.

  她,用尽一生的思念,去缅怀已逝世的丈夫,却再也唤不醒原来还存在的记忆.如今,只剩她只身一人,仰天长叹前人之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而后,潸然泪下……

  她从来不知道,对一个人的思念也能如此——慢慢成长.

  渐行渐远的是隐隐的伤痛……

  一切,都是因为他的肯定,世界才会如此美丽.而今,蓝天依旧,碧水常流,只是心爱的他,今日又何在?她永远不会忘记,他的身影和呼吸.因为,他们曾经那样紧紧的依偎在一起,任凭周遭的混乱世界对他们的压迫,任凭风吹雨打,任凭霜欺雪压.他们都不曾退却,仅仅因为,他们拥有彼此……

  她哭不尽的泪水已沾湿了他们的回忆,当她疲倦的时候,想着他,就可以给她的世界带来零星的光明.每每如此,她遂低头垂吟:“莫道不肖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几度悲欢离合,她感叹世事的无常.然而她,却无力改变,一介女子布衣能有所为?

  恍惚中,她蓦地想到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正好,刹那间的喜悦,她也遂起游光,并打算乘轻快的山舟出游.借此让自己暂时忘记忧愁,融身于大自然的柔情之中,让和煦的微风来整理自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离愁别绪.体味生命仅有的快乐,哪怕,哪怕只是一瞬间,甚至是下一秒,她又必须回到“凄凄惨惨戚戚”的生活中,她只求——片刻的欢愉.

  可是,她转念一想,小小的轻舟能载得动如此之多的“愁”吗?连她自己都负荷不了的忧愁,这轻舟怎能载动.

  苦中寻乐而苦更甚.

  她轻轻地闭上双眼,嘴角扬起一丝微笑,却悄然发现,泪珠轻试过她的脸庞……

  原来,笑着哭最痛……

  她,斩断双翅,也要带着血和泪独自飞翔……

  武陵春李清照改写3

  暮春时节一切是那么地美好,春天也到了头,那将会有另一翻的景色.

  风尽情地吹打着,吹落了最后的芬香,那一丝芬香似瓣儿在半空中扭动着,似乎不甘作为落花,但那却是无动于衷的挣扎,它是和窗台为伴.

  近处一间简单的宅中,看似无多大的区别,近望,宅外却充满着一种常人所没有的悠思,一切是那么地安静,如此景像却让路边的鸟儿忍落泪的冲动.

  宅内,是一位将近半百的不惑女子,她的神情暗淡,无丝毫生气,眉宇之间透露着讯息,双眼有着强烈的哀愁,与一种说不明道不清的感情,使人看后不禁想知道她到底有怎样悲凉遭遇.

  清晨,太阳已是高挂当头,女子只是穿好衣服,当她走到铜镜前,铜镜中倒映她不变的悲愁,还有老去的面容,似乎听到有谁在喊,动安,动安她手中刚拿起的木梳轻落在梳子上,她掩面抽泣,这样却丝毫无法消散她心中的愁云,反是愈积愈沉.

  再过几日,便是夏天的来临,年年的季节规律如此,但却使人改变了许多,那一切春去秋来的美好景致却替代不了过往的快乐,心中的感叹却舒展不了眉宇间的哀思,想要诉说心中的苦痛,为什么眼眶却是热泪翻滚,等待,等来的却不是加倍的快乐,等来却是丈夫的离去,她的活着,却让她倍感痛心,可那又会怎样呢,一切都过去了,一去那就不能再回返呀,不论怎样的哀愁,怎样的悲伤哭泣,那都是无济于事的呀,可她还是那样的悲愁,嘴中呢喃着丈夫的名字.

  女子停止了哭泣,慢步走到窗前,窗外已不是她所熟悉的大院,她不由楞了一下,回过神来,嘴角划出无奈的弧度.以前的世界,百姓的安居乐业,却因为今日的南渡……哎,一切皆是物是人非啊,她一路颠簸中,使她失去了许多,国破自然家亡,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人人都承受着如她般的苦痛呀!

  转念,她闻说,双溪的春景很美丽,在这将要春去秋来的时刻,为何不去那儿欣赏春景,划着轻舟去游它一遭,女子正想整理行装,可她的手僵持住了,那惆怅百结的心开始不安分地萌动.她暗自低愁,刚刚舒展的眉又紧锁起来,那又如何呢?只怕去游一遭,那轻舟的重量,负荷不了我的哀愁吧,那又会给其它游船上的人带去什么样的情绪呢.她停止了整理行装的手,缓缓地拿出文房四宝,渐渐道地研完墨,然后提笔.什么都变了,只有她那提笔的姿势还是那般优雅,苍白的宣纸上写着她那娟秀的字,却在诉说着那未尘封的记忆与哀愁:

  风住尘香花已尽,一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落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茫轻舟.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

  停笔,惆怅……


相关阅读
1 论文:浅析婉约派代表李清照的诗词人生

摘要: 李清照在不同的社会生活经历中,个人的心里历程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这表现在她的词作中,其前期的词风表现为清新明快、活泼婉媚、真挚缠绵的特点;而后期的词风则表为 【查看全文】

2 浅析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词风的影响

纵观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且每个阶段其词作风格都各具特色,例如《如梦令》创作于少女时代,《一剪梅》创作于少妇时期,《声声慢》创作于南渡之后等等。这 【查看全文】

3 《满庭芳·小阁藏春》李清照

【作品介绍】 《满庭芳小阁藏春》的作者是李清照,被选入《全宋词》。这是李清照的咏梅词之一,后人曾补题为残梅,借梅花清瘦高雅之趣,写个人情思;堪称咏物词中的佳作。这首 【查看全文】

4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欣赏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此 【查看全文】

5 李清照一剪梅

【原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查看全文】

6 李清照晚年的悲惨境遇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横亘在北宋和南宋之间的靖康之变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无数个人的命运。靖康之变发生后,难以计数的北方人背井离乡,辗转逃难到东南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