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大家分享关于李清照《声声慢》的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通览易安之词,充斥了太多太多的爱恨情愁!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声声慢》全词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以表现作者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通篇纯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呜咽。《声声慢》之美妙,大抵有四点:
一、迭字运用,创意出奇
首句连下七组迭字,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曾申说其婉妙: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
下半阕又用“点点滴滴”两组迭字,赢得历代读者无比赞叹。有认为创意出奇者,有认为情景婉绝者。或以为工于锻炼,出奇胜格;或以为造句新警,绝世奇文;或推崇其“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或以为公孙大娘舞剑器手,或以为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其中,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的论说,最能传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矣。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不然,将求迭字之巧,必贻堆砌之讥,一涉堆砌,则迭字不足云巧矣。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且也,此等心情,惟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惟女儿能出之。」
二、叙写伤感,层次分明
整阕词,总共可分三节九个层次。”寻寻觅觅“以下七组迭字是第一节。这一节可分三个层次:”寻寻觅觅"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是第一个层次。这个遗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与赵明诚间的幸福与爱情,更有可能是钟爱一生的书画金石;总之,是她十分喜爱的东西,如今不复存在,所以她要"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凄凄惨惨戚戚"转写内在的心理状态分别为第二、第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之身世,飘零、孤寂、不幸的遭遇,细致表出。自乍暖还寒时候"到"却是旧时相识"是第二节。上节七组迭字,总言心情的悲伤;这一节承上申说可伤的情景,也分为三层:"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第一层,写气候冷暖不定之可伤。"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第二层,言淡酒不敌晚风之可伤。"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写雁声过耳之可伤为第三层。换头三句,仍分三层,渲染可伤的情事:"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懒摘黄花之可伤,为第一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日长难熬之可伤,为第二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雨滴梧桐的凄凉伤感,为第三层。从各种不同的层面,就悲伤心情作渲染挥洒,是借镜辞赋的写作手法。"以赋为词",北宋词人周邦彦最为专擅;李清照亦长于写赋,故也能借镜赋法填词。
至于末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则总结前面三节六层可伤之事。前文蓄势厚实,故此处总结顺理成章。
三、藉景象描述,表现悲戚心情
上阕”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透过十月小阳春的冷暖无常,转写为忧愁伤神伤身。凸显结果,就可以省略原因,而且曲折有味。”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写她藉酒浇愁,而又忧愁难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透过北雁南飞,曲写家破夫亡、漂泊南方的悲苦。
下阕”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的枯槁憔悴,愁损容颜,正是李清照不幸遭遇的现实写照。”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愁苦已极,度日如年的反映。”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叶落,细雨黄昏,更添愁思。用”兼“字、”细“字,细腻道出愁人的苦闷:”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诉诸听觉,象征诸般苦难对作者的摧残。"点点滴滴"四迭字的运用,活现了细雨的连密不断,愁苦的络绎不绝。
总之,全词藉景抒情,运景入情:透过冷冷清清,乍暖还寒,晚来风急、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细雨诸景象,以表现孤寂、凄凉、悲伤、哀愁的心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读之使人动容。
四、以声摹情,展现乐章之美
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因此特别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都是叠韵。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曾称:《声声慢》是李清照词中特别讲究声调的一首名作。李清照作词主张分辨五音。二十多字里舌齿两声交加重叠,这应是有意用啮齿叮咛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忧郁苦闷的心情。不但读来明白如话,听来也有明显的声调美,充分表现乐章的特色。这可见她艺术手法的高强,也可见她创作的大胆。宋人只惊奇她开头敢用十四个重叠字,还不曾注意到它全首声调的美妙。(夏承焘《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另外,还以双声迭韵字的运用,来增强抒情效果。双声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迭韵字如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将词之为音乐文学的特质,发挥无遗。
纵览该词可知,通篇表现的都是作者的愁绪。
相关阅读
1 李清照《浪淘沙·帘外五更风》赏析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最早见于宋代的《草堂诗余》,词作者为无名氏。宋代至明代大多文人以为此词作者为欧阳修,清代至近代有个别学者推断此词是李清照为亡夫赵明诚所作,但没 【查看全文】
2 李清照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寻寻觅觅》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 【查看全文】
3 李清照《渔家傲》教学设计教学简析: 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首李清照的词作。李清照本是宋朝著名的婉约派词人,而这首词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以后 【查看全文】
4 点绛唇·闺思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的《点绛唇寂寞深闺》,此词上片写伤春之情,下片写伤别之情,刻画出一个爱情专注执着、情感真挚细腻的深闺思妇的形象。 【原文】 点绛唇闺思 作者:宋李清 【查看全文】
5 李清照《点绛唇.寂寞深闺》赏析李清照《点绛唇寂寞深闺》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赏析一】 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 【查看全文】
6 李清照的爱情、婚姻故事引导语:才女李清照出生在一个文化修养极高的士大夫家庭,那么大家了解过李清照的爱情,婚姻?我们一起来了解。 少女李清照,情怀如梦令 (一)书香世家 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在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