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桐叶晨飘蛩夜语》陆游宋词赏析

发布时间:2018-02-18

  蝶恋花

  陆游

  桐叶晨飘蛩夜语。

  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

  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

  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陆游词作鉴赏

  这首词是陆游离开南郑入蜀以后所写的。上片写对南郑戎马生活的怀念,下片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

  开头一句“桐叶晨飘蛩夜语”,词人托物起兴,桐叶飘零,寒蛩夜鸣,都引发的是悲秋之景。“晨飘”与“夜语”对举,表明了同朝至夕,终日触目盈耳的,无往而非凄清萧瑟的景象,这就充分渲染了时代气氛和词人的心境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二句“旅思秋光”,承前启后,“秋光”点明了时间的先后顺序,叶落、虫语,勾起了作者的旅思:“黯黯长安路。”这一句有两重含意,一为写实,一为暗喻。从写实方面来说,当日西北军事重镇长安已为金人占领,词人在南郑王炎宣抚使幕中时,他们的主要进取目标就是收复长安,而一当朝廷下诏调走王炎,这一希望便化成了泡影长安收复,渺茫无期,道路黯黯,这一切使得词人不禁凄然神伤从暗喻方面来说,“长安”是周、秦、汉、唐的古都,这里是借指南宋京城临安。通向京城的道路黯淡无光,隐喻着词人对南宋小朝廷改变抗金决策的失望。“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词人北望长安,东望临安,都使他深为不安,而最使他关切的还是抗金前线的情况,那大散关头和清澈的渭水之旁,曾是他“横戈盘马”之处,也曾是他立志恢复中原与实现其理想的所在,而今的情况又怎样呢?“忽记”,乃油然想起,猛上心头,“应”字是悬想,但愿“如故”,更担心能否“如故”,也就是说,随着王炎内调以后形势的变化,金人会不会乘虚南下呢?表明词人对国事忧虑的深重。这两句不是旁斜横逸的转折,而是词人所感情事的变化,词人联想起自己那一段不平凡的战斗经历,说明他旅思的内涵,不是个人得失,不是旅途的风霜之苦,而是爱国忧时的情怀。

  下边转到描写个人的前途方面。“江海轻舟今已具”,承上片“旅思”而来,其意来源于苏轼《临江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句话含有想隐归江湖的意思。词人对个人的进退是无所萦怀的,难以忘情的是“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一卷兵书”,既可实指他曾向王炎提出过的“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的一整套进军策略,也可虚指为抗敌兴国的重大报负,“无人”不是一般所说的没有人,而是春秋时期秦国随会对晋国使臣所说的“子无谓秦无人”中“无人”的意思,也就是慨叹朝廷抗金志士零落无存,国家前途令人担忧。歇拍两句从慨叹转为激愤:“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长杨赋》是西汉辞赋家扬雄的名作,他是为了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宫,纵胡客大校猎才献上这篇赋的。词里活用了这个典故,表明自己如果早知不被知遇,就不会陈述什么恢复方略了。这“悔”的后面是“恨”,透露出词人的愤愤不平之气,不过只用“悔”字表现得婉转一些罢了。

  全词共四个层次,第一层抚今,第二层思昔,第三层再回到现实,第四层又回顾以住,今昔交织,回环往复,写得神完气足。


相关阅读
1 陆游《乌夜啼》鉴赏

乌夜啼 陆游 纨扇婵娟素月①,纱巾飘渺轻烟。 高槐叶长阴初合②,清润雨馀天③。 弄笔斜行小草④,钩帘浅醉闲眠。 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注释】 ①纨扇婵娟素月:指纨 【查看全文】

2 卜算子咏梅陆游写的翻译

引导语:爱国诗人陆游写《卜算子咏梅》的时候,那时诗人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 【查看全文】

3 陆游——游园惊梦

引导语:陆游的《游沈园》记录他与唐婉的悲惨爱情故事,我们一起阅读学习与了解。 在夜里,听着一首清婉的歌曲,敲下了陆游的名字,心里忽然有些潮湿。 这里不是杏花烟雨的江 【查看全文】

4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钗头凤》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 【查看全文】

5 咏梅陆游卜算子

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了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谓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咏梅陆游卜算子,更多热点杂文阅读欢 【查看全文】

6 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鉴赏: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