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兄去游东阁,才堪直北扉。
莫忧持橐晚,姑记乞身归。
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
临分出苦语,不敢计从违。
鉴赏:
此诗作于升之宫学秩满之时,在绍兴二十一、二年间,时陆游居山阴。
钱仲联详注仲高身世,大略云:仲高,陆游从兄陆升之也。绍兴十八年(戊辰)进士,其人阿附秦桧,谄事桧党两浙转运使兼临安知府曹泳。泳为政凶酷,缙绅畏之如鬼蜮。时升之为右通直郎,与右承务郎李孟坚亲善。孟坚之父光私撰国史,语涉朝政,或多讪谤褒贬。孟坚以秘事告之,升之发之以告泳,泳检举於朝,光故得罪。後桧死,泳被贬窜新州,升之坐为秦党亦被黜。“临分出苦语,不敢计从违”一句,深有规劝之意。
此诗直白无碍,意思不必过多解释,仲高时往投丞相秦桧门下,故陆游在此诗中予以规儆。“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道义是不分古今的,但凡稍有智识、操守的人都应遵守,然而功名却很难说了。当逢有道之世,求取功名而不悖于道义,或说功名与道义体现为一致性时,自当努力追取。这正是儒家传统的积极用世思想。历数中国古代士人,但凡事业有成者莫不类此,国旺家兴,名垂后世,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统统实现。但这样的世道,泱泱中华、上下五千载也只是凤毛麟角,因此多是一种理想状态。而遭逢乱世,帝王昏聩、奸佞当道,功名与道义则体现为对立的关系,这在漫长的中华历史中则是一种常态。士人往往有两类选择:一是舍道义而就功名。陆仲高年轻时正是走了这样一条路。绍兴二十年(1150),陆仲高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之后阿附秦桧,以告发秦桧政敌李光作私史事(仲高为李光侄婿),擢大宗正丞。显然这样的一种选择很为时人所不耻,陆游在此诗中也正是劝他不如请求退职。另一种选择是坚决维护道义,至少是维护心中的道义原则。
相关阅读
1 陆游:一生都在做一个梦
陆游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更是那个萎靡时代、偏安朝廷里身体力行的爱国志士,不但写爱国、忧国的情绪,而且声明救国、卫国的信心,并投身灾难里,把生命和力量都交给国 【查看全文】
2 解读陆游《书愤》《书愤》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 【查看全文】
3 陆游《南乡子 归梦寄吴樯》原文赏析以及阅读答案引导语:《南乡子 归梦寄吴樯》这首词是陆游奉调入京、即将离开成都时的作品,不仅写出对故乡的怀念,又流露了对成都的无限留恋,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赏析以及阅读答案,欢迎大 【查看全文】
4 赏析:陆游《关山月》导语:《关山月》充分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陆游《关山月》赏析,欢迎阅 【查看全文】
5 陆游《游山西村》译文及注释《游山西村》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 【查看全文】
6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冬夜读书示子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世间万事有乘除,自笑羸然七十余。 布被藜羹缘未尽,闭门更读数年书。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