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陆游

发布时间:2018-02-18

  陆游这首词表面上是写渔父,实际上是作者自己咏怀之作。他写渔父的生活与心情,正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情。

  原文

  鹊桥仙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赏析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是渔父的生活环境。“家在钓台西住”,这里借用了严光不应汉光武的征召,独自披羊裘钓于浙江的富春江上的典故。以此来喻渔父的心情近似严光。上片结句说,渔父虽以卖鱼为生,但是他远远地避开争利的市场。卖鱼还生怕走近城门,当然就更不肯向红尘深处追逐名利了。以此来表现渔父并不热衷于追逐名利,只求悠闲、自在。

  下片头三句写渔父在潮生时出去打鱼,在潮平时系缆,在潮落时归家。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相适应,并无分外之求,不象世俗中人那样沽名钓誉,利令智昏。最后两句承上片“钓台”两句,说严光还不免有求名之心,这从他披羊裘垂钓上可看出来。宋人有一首咏严光的诗说:“一着羊裘便有心,虚名留得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也是说严光虽拒绝光武征召,但还有求名心。陆游因此觉得:“无名”的“渔父”比严光还要清高。

  这词上下片的章法相同,每片都是头三句写生活,后两句写心情,但深浅不同。上片结尾说自己心情近似严光,下片结尾却把严光也否定了。文人词中写渔父最早、最著名的是张志和的《渔父》,后人仿作的很多,但是有些文人的渔父词,用自己的思想感情代替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很不真实。

  陆游这首词,论思想内容,可以说在张志和等诸人之上。显而易见,这词是讽刺当时那些被名牵利绊的俗人的。读者不可错会他的写作意图,简单地认为它是消极的、逃避现实的作品。

  陆游另有一首《鹊桥仙》词:“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也是写渔父的。它上片所写的大概是他四十八岁那一年在汉中的军旅生活。而这首词可能是作者在王炎幕府经略中原事业夭折以后,回到山阴故乡时作的。两首词同调、同韵,都是写他自己晚年英雄失志的感慨,决不是张志和《渔父》那种恬淡、闲适的隐士心情。读这首词时,应该注意他这个创作背景和创作心情。


相关阅读
1 诉衷情 陆游写的

引导语:陆游《诉衷情》是作者晚年的作品,下面是原文的注释赏析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诉衷情⑴ 当年万里觅封侯⑵,匹马戍梁州⑶。关河梦断何处⑷?尘暗旧貂裘⑸。 胡未灭⑹ 【查看全文】

2 陆游与唐婉的故事

【陆游与唐婉的故事】其一 陆游出生于书香之家,南宋爱国诗人。唐婉,字蕙仙,陆游之表妹,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 【查看全文】

3 陆游爱国诗集汇编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 【查看全文】

4 钗头凤陆游

全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被迫分开后,在禹迹寺南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表达了诗人陆游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此词催人泪下。全词如下: 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 【查看全文】

5 陆游示儿的意思

《示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鉴赏: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 【查看全文】

6 陆游《谢池春》阅读答案

谢池春 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