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诗《黄州》鉴赏

发布时间:2018-02-18

  《黄州》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时放翁西行入蜀,舟过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见前代遗迹,念时事艰危,叹英雄已矣,顾自身飘零,无限伤感,油然而起,遂形诸诗篇。故题为《黄州》,诗却非常专咏黄州;看似咏古之诗,实是伤感之作。

  黄州

  陆游

  局促常悲类楚囚, 迁流还叹学齐优。

  江声不尽英雄恨, 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 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 生子何须似仲谋!

  【注】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指处境窘迫之人。齐优:齐国取悦于人的优伶。仲谋:即孙权,据说曹操攻吴时孙权军队很整齐,于是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1)“江声不尽英雄恨, 天意无私草木秋”一联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分)

  (2)“生子何须似仲谋”一句化用前人语句,寄予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采用借景抒情和拟人手法。(2分)“江声不尽”,似表英雄无尽之恨,“ 天意无私”,上天不因为人有未竟的事业而让时间停留。(1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1分)

  (2)“生子当如孙仲谋”是曹操对孙权似骂而实为发自内心的赞语,(1分)陆游在诗中化用此语,正话反说,(1分)慨叹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寄予了诗人对朝廷极度不满。(2分)

  赏析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陆游受命为四川夔州通判,次年,他沿江前往赴任,于八月间到达黄州(今湖北黄冈)。

  黄州的赤鼻矶,后人常误为三国时的赤壁战场,而作吊古伤今之论,其中尤以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为著。诗人在这里也将错就错,藉以抒怀。春秋时楚人钟仪,被俘入晋,称为“楚囚”。诗人平生主战,在主和派的攻击下,政治主张得不到舒展,无异“楚囚”,焉能不悲?“齐优”也是春秋故事,孔子治鲁,齐人患之,送女乐给鲁执政,孔子遂被迫去国。《史记·乐书》称孔子“不能与齐优遂容于鲁”。司马贞《索隐》云:“齐人归女乐而孔子行,言不能遂容于鲁而去也。”诗人将此典信手拈来,以言自己远赴夔州(今四川奉节)的播流之苦。

  颔联写江涛吼鸣,似前朝英雄的怨恨之声;草木临秋,荣枯皆有天意。这里自有当年曹操不获吞吴、周郎未擒老贼之恨,更有诗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恨;而眼前草木入秋,纷纷凋零,犹如千古英雄相继消陨,自己也终不免与草木同腐,于是不能不感叹天意无私、不遂人愿了。这若句诗在千古浩叹中,饱含了感念身世的不尽慨叹,景象开阔萧瑟,情辞悲怆沉痛,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浑成境界。

  颈联直写旅程,意绪仍承颔联而下:新添的白发与帆上的惨淡白日相互映衬,“万里”与“一帆”相对,于一片苍凉萧瑟中更显出羁旅的孤寂凄清。一个“过”字看似平淡,细味则不乏深意:原来诗人的满腹愁悲,已被不尽的江声所淘尽,此际已心如心灰,虽路经黄州,却只是悄然而过。

  诗的结尾十分沉痛。“生子当如孙仲谋”原是曹操当年望见吴军阵营整肃时的一句叹语(见《三国志·孙权传》注引《吴历》),现在诗人面对赤壁陈迹,自然感慨万千。他把曹操的赞语改作“生子何须似仲谋”,正语反说,集中表现出对抗战前途的深深失望和悲伤,同时也包含了对主和派执政的激愤之情。

  陆游抒写爱国热情的诗篇,有的高亢激昂,一泻千里,有的则悲痛低沉,哀惋悱恻。这首七律基调低沉,是后一类型的代表。

  【点评】

  这是一首伤怀之作,愤激之情深沉至极。诗人采用推波助澜的手法,将感情一步步推向高潮。首联慨叹“万里悲秋常作客”,为全篇定下了基调。颔联化用杜甫的“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和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用“江声”和“天意”将伤感之情向前推进了一层。层颈联上句从“万里悲秋常作客”而引发“可怜白发生”,再次将伤感之情推进,下句则点出兴感之地,为感情的最高潮蓄势。

  有人说尾联“总是不平之鸣,无可奈何之词”,谬矣!陆游用的是“超极表至极”的手法,为了表现极度的愤慨,将这种感情推到超越现实的程度──生子不用象孙权,从而加强诗的感情色彩。这是一种带有夸张色彩的曲达方式,李靓的《乡思》用的也是这种手法。


相关阅读
1 陆游钗头凤赏析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 【查看全文】

2 陆游钗头凤的语言艺术

在艺术作品中,色彩是美的一种重要属性。色彩的审美属性是文学审美特征之一,也是文学实现其自身审美价值的重要条件。文学作品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接地以色彩描绘客观事物, 【查看全文】

3 陆游与唐琬

导语:陆游的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他不仅成为南宋一 【查看全文】

4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 风声翻海涛,雨点堕车轴。 拄门那敢开,吹火不得烛。 岂惟涨沟溪,势已卷平陆。 辛勤蓺宿麦 【查看全文】

5 书愤陆游

书愤 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释】 ①书愤:抒 【查看全文】

6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陆游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赏析: 陆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