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教儿子作诗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
一天,他的小儿子杜子聿正坐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地读父亲的诗作。读着读着,他忽然停下来想:父亲从12岁开始写诗,至今84岁,老人家三天不写诗,心里就觉得不好过(“无诗三日却堪忧”)。70多年来,他写了 9000多首诗,他是多么辛勤啊!可是自己一向听从父亲教导,勤奋写作,怎么写不出好诗来呢?想到这里,猛抬头看到了父亲墙上的题诗“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仿佛使他找到了做诗的诀窍,他高兴地一边读着,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自己诗做得不好,还是书读得太少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哩!”
正在这时候,陆游拄着拐杖来到了书房。他看见儿子高兴的样子,便问:“子聿,什么事使你这么高兴?”
子聿说:“阿爸,我读了你墙上的题诗,对做诗有了新的体会。我觉得诗要做得好就得多读书。”
陆游听后,摇着头说:“你的想法是片面的,九年前我写给你的一首诗,你忘了吗?再背给我听。”
子聿点头答应,背诵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说:“你看,对于做诗的诀窍,你只体会到读书一面,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一面是向生活学习,身体力行,你却忽略了。这样是永远写不出好诗来的。”
“我早年写诗,偏重于炼字炼句,生硬模仿李白、杜甫的作品,虽然文辞华美,但内容缺乏血肉。所以后来我在选定诗稿时,将42岁以前写的18000多首诗,只留了94首,其余的都扔掉了。”
“啊!扔掉这么多,太可惜了!”子聿惊讶地说。
“不可惜。我到汉中南郑任职后,往来于抗敌前线,听到了老百姓收复失地的呼声,参加了阅兵、饮宴、雪中刺虎的火热斗争生活,我的视野广阔了,写作素材丰富了。我真正学到了李白、杜甫的写作精神。于是我用诗揭露卖国媚敌的罪行,喊出百姓收复中原的呼声,表达驱逐敌人的决心,书写心头的悲愤。这个时期是我生活的高潮,也是我做诗的高潮。没有这种火热的生活,我的诗是不会转变的。这种生活,是书本上看不到的啊!”
子聿听了,心中豁然开朗,说:“阿爸,你说得真好,使我真正懂得了做诗的诀窍。我一定按你说的去做。阿爸,把你的体会写下来吧,我以后经常学习。”
陆游拿起笔,写了一首诗给子聿,最后两句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3分)
专心致志:
身体力行:
2.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1)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填空。(4分)
(1)陆游是我国 时期伟大的 诗人。
(2)陆游做诗的诀窍,用一句诗概括就是 。
4.细读此文,说说主要内容。(3分)
5.谈谈“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诗对你今后的习作有什么启发?(3分)
【参考答案】
1.专心致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2.(1)你果真想学写诗,应该在诗本身以外的生活中多下功夫。
(2)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3. (1)南宋 爱国
(2)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4.子聿认为自己的诗做得不好,是因为书读得太少,因此他要读书破万卷。陆游认为儿子的想法是片面的,读书固然十分必要。如果不向生活学习,身体力行,是永远写不出好诗的。最后,陆游告诉了子聿作诗的诀窍: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相关阅读
1 闲谈苏轼和秦观
苏轼和秦观好像总是提在一起,在我看来,不过是因了苏轼的那句:“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再准确的说,我觉得应当是,提起秦观时,必将提起苏轼,当然还有那句话;反之则不然 【查看全文】
2 鹊桥仙陆游阅读参考答案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 【查看全文】
3 陆游《鹊桥仙》答案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 ①唐代诗 【查看全文】
4 陆游的爱情故事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琬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 【查看全文】
5 陆游与唐婉的轶事典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 【查看全文】
6 游山西村陆游字号引导语: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下文是有关他的《游山西村》,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