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让孙子当状元将陆游淘汰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8-02-22 00:00

  导语:在科举史上,能金榜题名的无疑都是当时的精英,不过,金榜题名与名传后世并不是同义词,考场上的精英们往往很难成为让后人津津乐道的大名人

  在科举史上,能金榜题名的无疑都是当时的精英,不过,金榜题名与名传后世并不是同义词,考场上的精英们往往很难成为让后人津津乐道的大名人,甚至很多时候,名落孙山者,比金榜题名者更容易让人记住。不过,在有些时候,一科金榜题名者却有不少真正的大名人,不光当时显耀,更流传千古,被称为“名榜”。下面这三次,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第一名榜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

  关于苏轼的一个典故大家都很熟悉,说苏轼参加科举的时候,主考官欧阳修对一份卷子非常欣赏,有意把他定为第一,但又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为了避嫌,就把它排在了后面。后来才知道,这份卷子不是曾巩的,而是苏轼的。这个典故大家都听说过,还有不少人以为是在考状元的时候,其实是在会试。

  实际上,除了苏轼和曾巩这两位大家,这科还有不少后来的文坛大腕,比如苏轼的弟弟苏辙,曾巩的弟弟曾布。要是范围再扩大点,这科的主考官是欧阳修,还有苏氏兄弟的老爸苏洵也跟着来了,好家伙,一次考试就汇集了唐宋八大家的五位,除了那个不合群的王安石,大宋朝最会写文章的都齐了,这不是盛事是什么?

  除了这几位大文学家,这科还出了两位名气不在他们之下的大思想家,一个叫程颢,另一个叫张载。程颢就是著名的“二程”之一,师从周敦颐,开创的理学思想与朱熹的学说并称“程朱理学”,直接影响了之后近千年的中国人的思想。

  而张载,是“二程”的表叔,也是理学创始人之一,其庙庭与周敦颐庙、邵雍庙、程颐庙、程颢庙合称“北宋五子”庙,影响极为深远。

  另外,在政坛上也是人才济济,共有9人官至宰相,比如大名鼎鼎的吕惠卿、章惇、林希。尤其是吕惠卿,王安石变法的第二号人物,协助王安石推行了很多政策,是一位极其出色的实干家,王安石盛赞他说:“惠卿之贤岂特今人,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

  看到了吧?大文学家、大思想家、大政治家,而且全都是顶尖级的,称为“史上第一名榜”一点都不为过!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名传千古的大名人,在这科的名次都不是很高,比如苏轼,史书上没说第几名,只说拿了个二等,至少跟前三名没关系。那么前三名都是谁呢?听好了:状元章衡,榜眼窦卞,探花罗恺。不好意思,都不认识。

  第二名榜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的考生中,出现了一位大名人——陆游。陆游的才华世人皆知,应试水平也非常高,是当时公认的状元最大热门。可惜的是,他遇上了一个人——秦桧的孙子秦埙。


相关阅读
1 《陆游》阅读习题及答案

陆 游 陆游字务观,名游,山阴人。盖母氏梦秦少游①而生公,故以秦名为字而字其名。或曰公慕少游者也。绍兴末始赐第。学诗于茶山曾文清公。 尝从紫岩张公游,具知西北事。天资 【查看全文】

2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创作背景

钗头凤红酥手 原文: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 【查看全文】

3 陆游诗《示儿》教学设计及反思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遗嘱。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表达的是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的是诗人满腔的悲慨。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 【查看全文】

4 陆游的绝笔诗

绝笔诗(宋代陆游) 1、诗词内容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诗意 本来就是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 【查看全文】

5 《点绛唇 采药归来》陆游宋词赏析

点绛唇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 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陆游词作鉴赏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陆游闲居山 【查看全文】

6 陆游诗示儿

引导语:示儿就是给儿子们看的意思,下面是有关陆游的《示儿》诗的内容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示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