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诉衷情》赏析

发布时间:2018-03-28 00:00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具体写作年代不详。

  词中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

  上片前两句是当年作者在梁州参加对敌战斗心情与生活的概述。他胸怀报国鸿图,匹马单枪驰骋于万里疆场,确实想创立一番不朽的业绩。“觅封侯”不能单单理解为陆游渴望追求高官厚禄,因为在写法上作者在这里暗用了《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班超投笔“以取封侯”,后来在西域立了大功,真的被封为“定远侯”。陆游这样写,说明当年他在梁州的时候,也曾有过象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可是,陆游的愿望并未变成现实,后两句便是眼前生活的真实写照:睡梦里仍然出现旧日战斗生活的情景,说明作者雄心未已,睁眼看看眼前,“关河”毋庸说已经无影无踪,当年的战袍却早就被尘土所封,满目是凄凉惨淡的景象。

  下片紧承上片,继续抒发自己念念不忘国事,却又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郁闷心情。“胡未灭”说明敌寇依然嚣张;“鬓先秋”慨叹自己已经无力报国;“泪空流”包含作者的满腔悲愤,也暗含着对被迫退隐的痛心。

  结尾三句,苍劲悲凉,寓意深刻。“谁料”二字感叹自己被迫退隐,流露了对南宋统治集团不满的情绪。“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是年迈苍苍的陆游血与泪的凝聚,它很容易让读者想起放翁那首常常使人热泪盈眶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是因为,两者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完全是一致的。

  情感真挚,丝毫不见半点虚假造作;语言通俗,明白如话;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消沉。所有这些,使陆游这首词感人至深,独具风格。


相关阅读
1 《示儿》原文注释及赏析

导语:《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遗嘱。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示儿》原文注释及赏析,欢迎阅读!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查看全文】

2 钗头凤红酥手陆游

引导语:南宋诗人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描写了作者与原配唐氏(一说为唐婉)的爱情悲剧。这首词也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查看全文】

3 《走近陆游》教学设计

一、汇报交流 ,了解陆游 激情导入:同学们,在我国南宋文坛上活跃着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通过课前的资料搜集阅读,你对陆游有了哪些了解? 学生汇报.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陆游的 【查看全文】

4 从《书愤》看陆游终生不渝的报国情怀

摘要:陆游作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以其显著的成就而独树一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位。《书愤》之愤,愤中含悲,愤中含忧,愤中含着陆游矢志不渝的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 关键词 【查看全文】

5 陆游与唐婉《钗头凤》鉴赏

一: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 【查看全文】

6 陆游的诗卧春

引导语:《卧春》是陆游的诗?下文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卧春》不是陆游作品,是后人滑稽之作。 所谓陆游的《卧春》序言说是一位老师为学生朗读了一首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