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原文赏析

发布时间:2016-09-07 00:00

  这首是作者曾在洛阳做过官,在那里结识了一些朋友。早春时候,他正在到南方去的路上写了这首诗,寄给他在洛阳的朋友们,诉说自己在途中孤寂思家的感受。全诗如下: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赏析】

  古代楚国范围很广,包括现在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以及四川、广西、陕西三省的一部分。后来所谓“楚”,常常泛指南方的广大地区。第一句说,极目千里,所看到的树色、天色,都在古代楚国的范围之内。远行的人最怕望不到边的路,他所要走的路却正有千里之遥。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我这个在外旅行的人(行人),是多么担忧这遥远的路程啊(何苦赊)! “赊”遥远的意思。在九百多年前,人们出门,最好的交通工具也只是船和马,多数人得靠徒步行走;要走千里路程,可不是一容易的事。知道这情况,这们才能理解为什么“穷千里”,就这样“何苦赊”了。

  在古时候,离家远行是很容易产生孤寂的感觉的,第二联正是写这种感觉:走近散发出芳香的树时,正好看到北归的大雁;到了行人宿夜的旅店(候馆),又听到山里的乌鸦乱叫(噪)的声音。雁是一种候鸟,冬天飞到南方,春天又飞回北方,到处漂泊。在外旅行的人,见到大雁,常常会触发自己孤独流浪的离愁。何况这雁在春天又是向北飞,而他却要往南行,这一对比,便更增加了他有家不能归的感慨了。一天走累了,本想在旅店好好歇一下,却又听到乌鸦烦人的叫声,心情怎么能平静下来呢?

  走了一段陆路,又改换成水路。第三联写在水路看到的景象:春意已进入到河边的青草,也就是说,青草已经抽芽,长出来了,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水上植物也已经开了花,就在木筏的边上。河边水上的这一派春天景色,倒是很美的,可是作者并没有那种闲情逸致来欣赏这良辰美景;相反地,这美景反而更勾起他的离愁;不能同亲友共赏,再好的景致,也如同虚设呀,所以心情不能平静。他在想什么呢?

  最后一联说,迎着春天的东风,喝上一杯闷酒,在这新年到来的时候,我只是想着家乡。逢年过节,一般都要同家人团聚,共贺新春。可是他在新春的时候,还要在外地长途跋涉,哪有心思去欣赏春天的美好景色呢?新年只能使他更加想念家乡了。

  【扩展:练习以及答案】

  【1】诗中表现“早”春气息的景物有哪些?(2分)

  【2】以乐景写哀情,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手法,请结合本诗作分析。(2分)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芳香的树林,北归的大雁,河边的青草,开花的植物(列出两个不扣分)(2分)

  【2】“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写出诗句1分)以乐景写哀情,美丽的早春景物,衬托出游子的孤独以及对亲友的思念。早春景物虽然优美,可离家远行的诗人没有心思去欣赏春天的美好景色;相反地,这美景反而更勾起他的离愁。(分析1分)

  【3】表达出诗人在旅途中孤独寂寞,思念家乡的情感。(2分)


相关阅读
1 欧阳修写西湖的词

欧阳修写西湖的词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欧阳修写西湖的词《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欢迎大家阅读。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 【查看全文】

2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欧阳修原文翻译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这首词写的是夏季傍晚阵雨过后,一时之情状,画所难到,得未曾有。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欧阳修原文翻译,欢迎大家 【查看全文】

3 欧阳修创作的诗歌理论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 【查看全文】

4 欧阳修的《相州昼锦堂记》阅读题目和答案

[宋]欧阳修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是一项是() A.世有令德,为时名卿令:美,好 B.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矜:注重,珍重 C.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被:及, 【查看全文】

5 欧阳修的名诗佳句

1、小庭春老,碧砌红萱草。长忆小阑闲共绕,携手绿丛含笑。别来音信全无,旧期前事堪猜。门掩日斜人静,落花愁点青苔。 2、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 【查看全文】

6 欧阳修纪念馆简介

欧阳修纪念馆建在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上。欧阳修在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滁州,其间他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这成为琅琊山文化底蕴的精髓。为了纪念欧阳修,滁州市政府从上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