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踏莎行教案

发布时间:2016-09-27 00:00

  这首词《踏莎行》是一首情深意远、柔婉优美的代表性作品,也是欧阳修词的代表作之一。那么,关于踏莎行教案是怎样的呢?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一.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的领袖,一代文宗,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文风平易流畅,纡徐婉曲,富于情韵,对当时的浮艳诗风也有所革新。同时又是史学家,与宋祁同修《新唐书》,独力完成《新五代史》。欧阳修善论诗,他的《六一诗话》开了诗话这一新的文学形式,对后来的词话产生很大的影响。欧阳修也擅长写词,与晏殊齐名。其词主要内容与晏殊相仿,多写恋情相思、酣哥醉舞、惜春赏花之类,但雅俗并存、和婉细切。是北宋前期重要的词家之一,有《六一词》传世。

  二.赏析诗文:

  1.上片所写春景,意境特点是什么?写春景的作用是什么?

  A“候馆梅残”:候馆,接待宾客的馆舍。暗用南北朝陆凯的诗意“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驿路梅花正含有怀人之意,这里说明离人已在路上。

  B“溪桥柳细”:柳细,柳树初芽,柳叶细嫩。

  C“草薰风暖”:芳草吐香,春风送暖。

  描绘了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

  意境特点是美好融和。

  作用:以乐景写哀情。用初春美好融和的风景反衬出男主人公的离愁。

  2.阅读下面几首词,回答问题。

  浣 溪 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结合三首词中框内文字,说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的手法和作用。

  化虚为实,将抽象的离愁比喻成“迢迢不断”的“春江水”,既写出了离愁的深广和越走越深的特点,也具体亲切,增强了离愁的艺术感染力。

  3.这首词在上下片的构思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这种构思的效果是怎样的?

  上片写行人的离愁,下片为居者(送行者)设想,或叫从对方写起,情同境判,章法井然。实虚结合,兼写两面,一是丰富了词的内容,二是使感情更加细腻。

  4.阅读下面三首诗词,回答问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江南行

  张潮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不见还。

  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

  罗唝曲

  刘采春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两句词文所有技巧及作用。

  逐层深化(层深)的手法。

  登楼只见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远春山之外,渺不可寻。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行文上层层深入,有如剥蕉。

  知识扩展:欧阳修踏莎行赏析

  上片写离家远行的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开头三句是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的人就这美好的环境中摇动马缰,赶马行路。梅残、柳细、草薰、风暖,暗示时令正当仲春。这正是最易使人动情的季节。从“摇征辔”的“摇”字中可以想象行人骑着马儿顾盼徐行的情景。

  融怡明媚的春光,既让人流连欣赏,却又容易触动离愁。开头三句以实景暗示、烘托离别,而三、四两句则由丽景转入对离情的描写:“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因为所别者是自己深爱的人,所以这离愁便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像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此二句即景设喻,即物生情,以水喻愁,写得自然贴切而又柔美含蓄。

  下片写闺中少妇对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寸寸柔肠,盈盈粉泪。”过片两对句,由陌上行人转笔写楼头思妇。“柔肠”而说“寸寸”,“粉泪”而说“盈盈”,显示出女子思绪的缠绵深切。从“迢迢春水”到“寸寸肠”、“盈盈泪”,其间又有一种自然的联系。接下来一句“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心里对泪眼盈盈的闺中人深情的体贴和嘱咐,也是思妇既希望登高眺望游子踪影又明知徒然的内心挣扎。

  最后两句写少妇的凝望和想象,是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展现楼前的,是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远春山之外,渺不可寻。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如此写来,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


相关阅读
1 欧阳修《别滁》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8~9题。 别滁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叫弦管作离声。 8、这是一首以“饯别”为主题的诗歌,你认为诗人在这离别酒宴 【查看全文】

2 《欧阳修传》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查看全文】

3 欧阳修是哪个朝代的人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欧阳修是哪个朝代的人?请参考! 欧阳修是哪个朝代 【查看全文】

4 欧阳修蝶恋花原文

欧阳修的《蝶恋花》是一首闺怨诗,诗作中词风含蓄蕴藉,婉曲幽深,耐人寻味。。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 【查看全文】

5 《欧阳修全集》阅读题

王公神道碑铭 欧阳修 公讳旦,字子明,大名莘人也。公少好学,有文。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右谏议大夫赵昌言参知政事,公以婿避嫌,求解职。太宗嘉之,改礼部 【查看全文】

6 《欧阳修论作文》阅读原文及答案

欧阳修论作文 顷岁①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③,尝乘间④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