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平山堂 欧阳修

发布时间:2016-11-03 00:00

  欧阳修的《朝中措·平山堂》影响非常的深远,为后来苏轼一派豪放词开了先路,也体现诗人欧阳修豪放的性格特征。

  朝中措·平山堂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译文

  平山堂的栏杆外是晴朗的天空,远山似有似无,一片迷蒙。我在堂前亲手栽种的那棵柳树啊,离别它已经好几年了。我这位爱好写文章的太守,下笔就是万言,喝酒一饮干杯。趁现在年轻赶快行乐吧,您看那坐在酒樽前的老头儿已经不行了。

  注释

  平山栏槛:平山堂的栏槛。

  手种堂前垂柳:平山堂前,欧阳修曾亲手种下杨柳树。

  别来:分别以来。作者曾离开扬州八年,此次是重游。

  文章太守:作者当年知扬州府时,以文章名冠天下,故自称“文章太守”。

  挥毫万字:作者当年曾在平山堂挥笔赋诗作文多达万字。

  千钟:饮酒千杯。

  直须:应当。

  赏析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与欧阳修过从甚密的刘敞(字原甫)知制诰;嘉祐元年(1056),因避亲出守扬州,欧公便作此词送给他。欧公曾于仁宗庆历八年(1048)知扬州,此词借酬赠友人之机,追忆自己扬州的生活,塑造了一个风流儒雅、豪放达观的“文章太守”形象。词中所写平山堂为欧公任扬州太守时所建。

  这首词一发端即带来一股突兀的气势,笼罩全篇。“平山栏槛倚晴空”,顿然使人感到平山堂凌空矗立,其高无比。这一句写得气势磅礴,便为以下的抒情定下了疏宕豪迈的基调。接下去一句是写凭阑远眺的情景。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记载,登上平山堂,“负堂而望,江南诸山,拱列檐下”,则山之体貌,应该是清晰的,但词人却偏偏说是“山色有无中”。这是因为受到王维原来诗句的限制,但从扬州而望江南,青山隐隐,自亦可作“山色有无中”之咏。

  以下二句,描写更为具体。此刻当送刘原甫出守扬州之际,词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平山堂,想起堂前的杨柳。“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深情又豪放。其中“手种”二字,看似寻常,却是感情深化的基础。词人平山堂前种下杨柳,不到一年,便离开扬州,移任颍州。这几年中,杨柳之枝枝叶叶都牵动着词人的感情。杨柳本是无情物,但中国传统诗词里,却与人们的思绪紧密相连。何况这垂柳又是词人手种的。可贵的是,词人虽然通过垂柳写深婉之情,但婉而不柔,深而能畅。特别是“几度春风”四字,更能给人以欣欣向荣、格调轩昂的感觉。

  过片三句写所送之人刘原甫,与词题相应。此词云“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不仅表达了词人“心服其博”的感情,而且把刘敞的倚马之才,作了精确的概括。缀以“一饮千钟”一句,则添上一股豪气,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气度豪迈、才华横溢的文章太守的形象。

  词的结尾二句,先是劝人,又回过笔来写自己。饯别筵前,面对知己,一段人生感慨,不禁冲口而出。无可否认,这两句是抒发了人生易老、必须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但是由于豪迈之气通篇流贯,词写到这里,并不令人感到低沉,反有一股苍凉郁勃的情绪奔泻而出,涤荡人的心灵。

  欧词突破了唐、五代以来的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与极力渲染红香翠软的表现方法,为后来苏轼一派豪放词开了先路。此词的风格,即与苏东坡的清旷词风十分接近。欧阳修政治逆境中达观豪迈、笑对人生的风范,与苏东坡非常相似。


相关阅读
1 《采桑子》欧阳修词作鉴赏范例

【作品介绍】 《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所做的词。这首词以情语取胜,即使谈到十年前后的景况,也是抒发感情时自然而然地带出来的,因而情感充沛,有 【查看全文】

2 古代诗歌阅读欧阳修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颍州(今安 【查看全文】

3 送杨真序欧阳修的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

送杨真序欧阳修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①,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 【查看全文】

4 欧阳修名句警句

欧阳修名句警句有哪些呢?一起和小编赏析欧阳修名句警句,体会名句的美,也希望带给大家新的人生的启迪。 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兰桡画舸悠悠 【查看全文】

5 欧阳修的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商周时期已露端倪,它主要体现在对民众社会价值的承认和社会地位的重视以及关注民众生活。北宋欧阳修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我国传统 【查看全文】

6 醉翁亭记全文意思 欧阳修

关于醉翁亭记全文意思是怎样的呢?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醉翁亭记全文意思,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学习和掌握醉翁亭记的知识点。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