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是欧阳修的诗作,那么关于欧阳修的生平朋友们又了解多少呢?
桃源忆故人
宋代:欧阳修
梅梢弄粉香犹嫩。欲寄江南春信。别后寸肠萦损。说与伊争稳。
小炉独守寒灰烬。忍泪低头画尽。眉上万重新恨。竟日无人问。
欧阳修在其父欧阳观任绵州推官时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四岁丧父,随叔父欧阳晔在湖北随州长大,幼年家贫无资,母亲郑氏用芦苇在沙地上写字、画画,还教他识字。
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无以家贫子幼为念,此奇儿也!不唯起家以大吾门,他日必名重当世。”
欧阳修生平
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1030年(仁宗天圣八年)进士。
1031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
1034年(景佑元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1036年(景佑三年),范仲淹因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1040年(康定元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
1043年(庆历三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
1045年(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以后,又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1054年(至和元年)八月,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
1057年(嘉佑二年)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
1060年(嘉佑五年),欧阳修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
1065年(英宗治平二年),上表请求外任,不准。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
1069年(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
1070年(熙宁三年),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这一年,他改号“六一居士”。
1071年(熙宁四年)六月,行兵部尚书、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
1072年(熙宁五年)闰七月二十三日,欧阳修卒于家,谥文忠。
相关阅读
1 欧阳修苦读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原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 【查看全文】
2 踏莎行欧阳修朗读《踏莎行候馆梅残》写的是早春的离情相思之情,也是欧阳修深婉词风的代表作。 踏莎行候馆梅残 宋代: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 【查看全文】
3 关于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的原文及译文答吴充秀才书 欧阳修 ①修顿首白,先辈吴君足下。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然犹自患伥伥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 【查看全文】
4 才子欧阳修才子欧阳修是著名的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影响深远,是中国古诗上耀眼的一颗明珠。 欧阳修,字永叔。不但文章名满天下,在政治舞台上,也能大显身手。他于宋仁宗嘉祐三年六月,以 【查看全文】
5 丰乐亭游春·其三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欧阳修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其三》原文翻译是怎样的呢?从《丰乐亭游春其三》原文赏析中,我们发现怎样的春天的景象呢?通过诗人的《丰乐亭游春其三》,我们一同赏析美丽的春景吧! 丰乐 【查看全文】
6 欧阳修的名诗佳句1、小庭春老,碧砌红萱草。长忆小阑闲共绕,携手绿丛含笑。别来音信全无,旧期前事堪猜。门掩日斜人静,落花愁点青苔。 2、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