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寄左省杜拾遗》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16-09-21 00:00

  引导语: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寄左省杜拾遗》是他的作品,诗人岑参在这首诗里讽刺的表达了一代文人身处卑位而又惆怅国运的复杂心态。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阅读训练

  (1)颔联是如何表达诗人的生活和感情的?表达了怎样的生活和感情?(4分)

  (2)这首诗是岑参写给杜甫的,杜甫读了这首诗后,心领神会,奉答曰:“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请你简要概括他们“心领神会”的主要内容。(4分)

  参考答案:

  14.(1)夸张、对比和反语 表面看,似乎是在炫耀朝官的荣华富贵;实际却是要表现朝官生活的空虚、无聊、死板、老套。

  生活:日复一日,庸俗无聊的生活。清早,他们随威严的仪仗入朝,晚上,惟一的收获就是沾染一点“御香”之气而“归”罢了。感情:由衷的厌恶。

  (2)岑参和杜甫同朝为官的无聊的生活境况。

  两位诗人对朝官生活的失落态度和悲凉感受。

  老朋友间的倾吐内心的悲愤和睹高空飞鸟的心羡之情。

  讽刺,揭露昏庸的统治者,自诩圣明,拒绝纳谏。

阅读训练二

清人纪昀在《瀛奎律髓》卷二评价这首诗说:“五六寓意深微,末二句语尤婉至。圣朝既以为无阙,则谏书不得不稀矣,非颂语,乃愤语也。” 充分肯定了这首诗的讽刺意义。请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

  答案

  诗的前四句,写真挚的友谊。五六两句, “悲花落”是悲叹时光空逝,无所建树;“羡鸟飞”是羡慕鸟可自由飞翔,自由鸣叫,反衬出没有言论自由。尾联有言外之意,反话正说,寓贬于褒,说明朝廷并不需要犯颜直谏的人,表现了诗人的愤慨之情。


相关阅读
1 岑参作品《春梦》赏析

《春梦》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通过写梦境,表达思念之深切迫切,以梦境的恍惚写感情的真切。全诗一改岑参平素以奇峭豪放、金戈铁马、宏大气魄令人震撼的边塞诗风格,写 【查看全文】

2 岑参《碛中作》阅读答案及赏析

引导语:《碛中作》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这首诗与《逢入京使》写作时间相近,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时。碛中作,即在大沙漠中作此诗。 碛中作 岑参 【查看全文】

3 岑参《山房春事二首其二》阅读答案

岑参的《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全诗分前后两部分,笔法不同,色调各异,却又内在地紧密相连庭树与飞鸦暗相关合。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 【查看全文】

4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的意境

引导语:《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展现了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这首诗的意境是怎样的?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 雪海 【查看全文】

5 岑参的诗集及翻译

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在艺术风格上,岑诗善于观察,精于描绘,想象丰富、比喻新奇、夸张合理,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之中带着悲壮峭拔。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岑参 【查看全文】

6 岑参早期山水田园诗

岑参边塞诗方面的成就在其早期写景诗中就已初见端倪,故无论是析其诗歌创作还是识其本人,都不可忽略对其早期诗歌创作的探究。 岑参向来与高适一起被并称为盛唐边塞诗坛的双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