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那么,岑参的字号是什么?
问题:岑参的字号是什么?
1、岑参并无字号。
2、简介
岑参(cén shē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3、家世背景
岑参开元三年(公元715年)生于河南仙州(今河南许昌附近),时父为仙州刺史。岑参的高祖善方时已由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县)迁居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他出身于一个官僚贵族的家庭,曾祖父岑文本相太宗,伯祖长倩相高宗,伯父羲相睿宗。但长倩被杀,五子同赐死,羲亦伏诛,身死家破,岑氏亲族被流徙的数十人。他的父亲植曾作过仙、晋(今山西临汾)二州刺史,不幸很早就去世。
4、诗文特色
岑参诗歌的题材涉及到述志、赠答、山水、行旅各方面,而以边塞诗写得最出色,“雄奇瑰丽”是其突出特点。岑参两度出塞,写了七十多首边塞诗,在盛唐时代,他写的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
在他笔下,在大唐帝国的伟大力量面前任何敌人都不能成为真正的对手,所以他并不需要写士兵们的出色奋斗和艰苦牺牲,他要写的是横在战士们面前的另一种伟大的力量,那就是严酷的自然。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景。如没有积极进取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很难产生这种感觉的,只有盛唐诗人,才能有此开朗胸襟和此种艺术感受。
拓展
岑参经典语录
1. 男儿世间,及壮当封侯。
2.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 更催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4.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5. 男儿世间,及壮当封侯。
6. 宛若风飞雪,悦如飞燕游龙。
7.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9. 人生不得恒少年。
10. 桑叶隐村户,芦花映钓船。。
11. 旷野看人小,长空共鸟齐。
12. 想法荒唐,结果必然糟糕。
1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4. 黄河西际海,白草北连天。
15. 桃花色似马,榆荚小于钱。
16. 野花迎短褐,河柳拂长鞭。置酒聊相送,青门一醉眠。
17. 扬鞭骤急白汗流,弄影行骄碧蹄碎。
18. 五月山雨热,三峰火云蒸。
19. 鸟向望中灭,雨侵晴处飞。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
20. 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
21. 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知音难再逢,惜君方老年。
22. 不忧网与钓,幸得免为鱼,且愿充文字,登君尺素书。
相关阅读
1 关于岑参怎么读
岑参早期诗歌多为写景、抒怀及赠答之作。山水诗风格清丽俊逸,颇近何逊,但语奇体峻,意境新奇;感伤不遇,嗟叹贫贱的忧愤情绪也较浓。那么除了岑参的诗歌,大家对于他的其他方 【查看全文】
2 岑参高适边塞诗的特点岑参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出身、经历和生活体验相似,因此,他们边塞诗的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抒发为国守边、报国立功的理想抱负和执着追求,洋溢着积极进取。以下是小 【查看全文】
3 岑参生平简介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 【查看全文】
4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下面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首诗。 【查看全文】
5 《戏问花门酒家翁》岑参赏析岑参的《戏问花门酒家翁》语言具有口语化的特点,用浅近的语言描写眼前景物,格调诙谐轻松,是别具一格的小诗。 戏问花门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⑴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⑵。 道旁榆 【查看全文】
6 岑参《碛中作》赏析《碛中作》是岑参的作品。此诗描写作者辞家赴安西在大漠中行进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初赴边塞的新奇之感和远离家乡的思亲之情,同时也显现出一种从军的豪情。 《碛中作走马西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