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渔父》的作者是岑参,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99卷。
渔父
岑参
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浪清。不自道乡里,无人知姓名。
朝从滩上饭,暮向芦中宿。歌竟还复歌,手持一竿竹。
竿头钓丝长丈馀,鼓枻乘流无定居。世人那得识深意,
此翁取适非取鱼。
【注释】
①此诗载《河岳英灵集》,疑为早期之作。
②从:向,就。
③鼓枻:划动船桨。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2] 。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繁体对照】
卷199_66【漁父】岑參
扁舟滄浪叟,心與滄浪清。
不自道鄉裏,無人知姓名。
朝從灘上飯,暮向蘆中宿。
歌竟還復歌,手持壹竿竹。
竿頭釣絲長丈餘,鼓枻乘流無定居。
世人那得識深意,此翁取適非取魚。
相关阅读
1 岑参诗《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岑参的《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是一首赞美天山雪的诗歌,全诗有寒气彻骨却热血沸腾,无怨天尤人之意,有保国安民之情。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⑴ 天山雪云常不开⑵,千峰万岭雪崔 【查看全文】
2 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岑参的《戏问花门酒家翁》写诗人在春光初临的凉州城中,对卖酒老人的诙谐戏问,展现了盛唐时代人们乐观、开阔的胸襟。 戏问花门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⑴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⑵。 【查看全文】
3 岑参逢入京使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此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 【查看全文】
4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岑参岑参的《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巧妙地将写景与送别相结合,运用大胆而奇特的想象,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描写出热海的奇异风光,并在极写热之后拈出一寒字,以上文所有对热的描 【查看全文】
5 岑参的正确读法岑参擅长以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抒发豪放奔腾的感情,但是大家知道他名字的的正确读法吗? 曾子即曾参,生于公元前505年,卒于公元前436年,春秋鲁国人,孔子学生。 【查看全文】
6 岑参:《春梦》《春梦》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通过写梦境,表达思念之深切迫切,以梦境的恍惚写感情的真切。诗人用一件人人都会在日常生活遇到的小事,经过艺术处理,深刻和真挚地表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