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此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全诗如下:
【原诗】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
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龙钟:涕泗流溢。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托。
传语:捎口信。
【写作背景】:《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天宝八年(七四九年),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诗人在赴任途中,遇到入京的人,立马叙谈,请他给自已家里带个口信,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翻译】
向东望着故乡路途那么漫长,热泪洒满了两袖,湿漉漉的没有干。
在马上相逢没有纸笔,就请你给我家里带一个平安的口信吧。
【韵译】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
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
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赏析】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相关阅读
1 岑参边塞诗中的意境
引导语: 岑参的诗题材很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兆、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下面,小编就来分享一下关于岑参诗歌 【查看全文】
2 《卫节度赤骠马歌》岑参引导语:《卫节度赤骠马歌》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文写作手法高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首诗,古诗全文如下: 《卫节度赤骠马歌》 岑参 君家赤骠画不得,一团 【查看全文】
3 岑参和李白行旅诗的对比在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条件之下,行旅之风盛行。李白和岑参两个不同派别的诗人在行旅诗中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观赏对象和抒发情怀上。 大唐盛世,社会的繁荣稳定,政府的开放支持, 【查看全文】
4 岑参:火山云歌送别引导语:《火山云歌送别》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全诗言辞雄壮,气势磅礴,充满浪漫色彩。全诗如下: 火山云歌送别 火山突兀赤亭口⑵,火山五月火云厚⑶。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 【查看全文】
5 唐代诗人岑参简介开学了,在新学期的课本里,我们又要开始学习古诗了。在这么多诗人中,同学们比较喜欢哪位诗人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唐代诗人,他写的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 【查看全文】
6 岑参《登嘉州凌云寺作》鉴赏岑参的《登嘉州凌云寺作》记叙的是登凌云寺的所见所感,点出来到嘉州后的深深的愁绪。 登嘉州凌云寺作⑴ 寺出飞鸟外⑵,青峰戴朱楼⑶。 搏壁跻半空⑷,喜得登上头。 殆知宇宙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