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中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全诗如下: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唐·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释】: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③春风:春天的风,暗喻朝廷。
④白草:干枯的草
⑤疏勒:疏勒国,为西域古国。相当于今新疆之喀什噶尔。
⑥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唐朝时河西四郡之一。
⑦勤王:此处指尽力于王事。
【译文】
听说轮台这个地方,连年都可以看到大雪纷飞的景象。春风吹不到这个地方,朝廷派来的使节也应该很少啊。沿着满是白草的路通向疏勒,翻过青翠的山经过武威。尽力王事怎么敢在路途中耽误,只能 梦里面回到家乡看看。
【赏析】:
本诗表现了他把国事放在首位的动人心情。
岑参是一个成功的诗人,但是从前作诗并不是一种职业。以后,作诗也不应该是一种职业。因此,他觉得自己“入错行”还是可以理解的。
岑参一生中干得最没劲的时候是他在朝廷里当谏官的时候。虽然那时候他在写诗时也展现出了比较高超的技能,但比起他当年从军时作的诗,还是逊色很多。那时他随军远征西北,面对大漠、戈壁、天山、飞雪,写下了一生中最灿烂的诗行。
这首诗说不上有多“灿烂”,但是可以看做是岑参的“创作大纲”。读着诗中“轮台”、“雪飞”、“春风”、“白草”等关键词,可以想起他的《轮台歌》、《白雪歌》、《走马川行》等几大杰作。
诗的最后两句很有创意,把忠君报国之志和思念故乡之情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创作背景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岑参的诗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诗人陆游曾称赞说,“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
岑参:
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岑参的诗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诗人陆游曾称赞说,“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
相关阅读
1 《戏问花门酒家翁》岑参赏析
岑参的《戏问花门酒家翁》语言具有口语化的特点,用浅近的语言描写眼前景物,格调诙谐轻松,是别具一格的小诗。 戏问花门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⑴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⑵。 道旁榆 【查看全文】
2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查看全文】
3 岑参《山房春事二首其二》阅读答案岑参的《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全诗分前后两部分,笔法不同,色调各异,却又内在地紧密相连庭树与飞鸦暗相关合。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 【查看全文】
4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引导语:在盛唐诗坛中,岑参的诗歌现存400余首,其中最具价值的有70首,多是边塞诗。 岑参(约715770)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尤其擅长七言歌行,他的诗歌想象力丰富、气势宏伟,具有浪 【查看全文】
5 浪漫边塞诗人——岑参引导语:岑参,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诗人岑参。 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后徙居江陵(今属湖北)。 岑参 【查看全文】
6 岑参古诗原文意思赏析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 作者:唐·岑参 春与人相乖,柳青头转白。 生平未得意,览镜私自惜。 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 自从兵戈动,遂觉天地窄。 功业悲后时,光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