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为岑参边塞诗中的佳作之一。全是如下: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年代:唐 岑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注释】
⑴碛(qì):沙石地,沙漠。这里指银山碛,又名银山,在今新疆库米什附近。李判官:不详其名。
⑵天宝八载(749)初至安西时作。碛西头:沙漠西边。指安西一带。
⑶从远使:追随远方的节度使。指到安西幕府任职。
⑷费:全诗校:“一作损。”
⑸寻河:张赛曾奉命寻求黄河之源。此用其事,谓西行极远。
⑹家书:家人来往的书信。
白话译文
我孤身一人奉命出使到万里之遥的安西。一路上,想起家乡的月,不免对月垂泪;踩着脚下的沙,更觉路途艰辛。漫漫长路,似乎要走到大地的尽头,正如当年张骞寻找黄河的源头。
通过了沙漠,走在广阔的高原之上,天似乎也变得低了。今日你我于军中痛饮,你将走上我来时的路。我乘醉写下家书,就请你为我传递。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岑参抱着建功立业的志向,离开京师长安赴安西上任。此诗当为作者初至安西送人回京之作。
相关阅读
1 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引导语:岑参的《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是一首赞美天山雪的诗歌,全诗有寒气彻骨却热血沸腾,无怨天尤人之意,有保国安民之情。全诗如下: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⑴ 岑参 天山雪云 【查看全文】
2 岑参全诗《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岑参全诗《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奉和中书舍人贾 【查看全文】
3 岑参《送祁乐归河东》原文岑参的《送祁乐归河东》表现了对怀才不遇的祁乐的深切同情,赞扬了他的愈挫愈奋的豪爽性格,也曲折地流露出作者对埋没人才的腐败政治的不满。 送祁乐归河东 祁乐后来秀,挺身 【查看全文】
4 岑参笔下的烽火狼烟:《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引导语: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意气风发的时代,因为强大,也因为壮美。来看看诗人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那壮阔的边塞风景。 辽阔的疆土,壮丽的河山,常常令诗人们陡增 【查看全文】
5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岑参岑参的《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语言朴实无华,仿佛胸臆流出,耐人咀嚼,情韵无限,为岑参边塞诗中的佳作之一。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⑴ 一身从远使⑵,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⑶ 【查看全文】
6 岑参诗歌中的“诗画意境”引导语:古代诗歌讲究意境之美,从古至今一脉相承。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讨岑参诗歌创作中的诗画意境。 岑参,唐代著名诗人,曾先后两次出塞,诗作题材广泛,以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