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寄岑参(参,南阳人)》作品介绍
《九日寄岑参(参,南阳人)》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6卷第23首。这首诗和《秋雨叹》三首当是同时之作,写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秋天。岑参,是杜甫诗友之一,与高适齐名,在长安时,也经常和杜甫同游。杜甫无时不关心人民,故于怀友之中,忽发苍生之叹。
古诗名句“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就是出自《九日寄岑参(参,南阳人)》这首诗。
《九日寄岑参(参,南阳人)》原文
《九日寄岑参(参,南阳人)⑴》
作者:唐·杜甫
出门复入门,雨脚但仍旧⑵。
所向泥活活⑶,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轩,饭食错昏昼⑷。
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⑸。
吁嗟乎苍生,稼穑不可救!
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⑹?
大明韬日月⑺,旷野号禽兽。
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⑻。
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⑼。
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⑽?
岑生多新语,性亦嗜醇酎⑾。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⑿?
《九日寄岑参(参,南阳人)》注释
⑴岑参,盛唐著名诗人,为杜甫诗友。
⑵因为雨所困,故方欲出门访友,又复入门,复,是再三再四。
⑶到处是烂泥浆。活音括。泥活活,走在泥淖中所发出的声音。
⑷阴雨,不辨昏昼,故饭食颠倒。
⑸寸步,是说离得很近。但难得去拜访。
⑹想及霖雨给人民(苍生)造成的严重灾难,杜甫就更加气愤。云不散则雨不止,故欲诛云师。云师,云神,名丰隆,一说名屏翳。畴,就是谁。
⑺大明即指日月。韬,韬晦。日夜下雨,故日月尽晦。
⑻君子,指朝廷官员。逶迤,犹委蛇,从容自得的样子。《诗经·召南》:“委蛇委蛇,退食自公。”这句是说朝官虽有车马,但上朝退朝,来往泥泞,也只能勉强摆出一副官架子。语含讥讽。按白居易《雨雪放朝》诗:“归骑纷纷满九衢,放朝三日为泥途。”可见唐代原有因大雨大雪而放假的办法,但这一年雨下了六十多天,当然不能老放朝。小人,指平民和仆役。他们都是徒步,所以困于奔走。
⑼是说水大连高山都要冲走了。溜,是水流漂急。
⑽纷披,是盛开。不能赏玩,所以说“为谁秀”。
⑾新语,一作“新诗”。醇酣即醇酒。酣音宙。
⑿黄金花,指菊花,古人多用菊花制酒。
《九日寄岑参(参,南阳人)》赏析
这首诗和《秋雨叹》三首当是同时之作,写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秋天。岑参,是杜甫诗友之一,与高适齐名,在长安时,也经常和杜甫同游。杜甫无时不关心人民,故于怀友之中,忽发苍生之叹。
《九日寄岑参(参,南阳人)》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在杜甫所作的诗多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
《九日寄岑参(参,南阳人)》繁体对照
《九日寄岑參(參,南陽人)》
作者:唐·杜甫
出門複入門,兩腳但如舊。
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沈吟坐西軒,飲食錯昏晝。
寸步曲江頭,難爲壹相就。
籲嗟呼蒼生,稼穑不可救。
安得誅雲師,疇能補天漏。
大明韬日月,曠野號禽獸。
君子強委迤,小人困馳驟。
維南有崇山,恐與川浸溜。
是節東籬菊,紛披爲誰秀。
岑生多新詩,性亦嗜醇酎。
采采黃金花,何由滿衣袖。
相关阅读
1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岑参
岑参的《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用不同的手法,反复、深入地表现胡笳的悲壮,在用韵上进行错综交织的安排,恰切地表现了起伏顿宕、悲壮淋漓的激情。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查看全文】
2 诗人岑参简介引导语:岑参是我国唐代诗人,擅长写边塞诗,对于岑参,你知道多少关于这位诗人的信息呢?他的诗词有哪些特色? 岑参(cn shē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 【查看全文】
3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诗的特点是意奇语奇,尤其是边塞之作,奇气益著。其中这首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全诗如下: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 【查看全文】
4 岑参: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引导语: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春天,当时王维任太子中允,与诗人贾至、杜甫、岑参为同僚。时为中书舍人的贾至先作了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杜甫和王维、岑参都作了和诗 【查看全文】
5 岑参边塞诗的特点是引导语: 边塞诗象一朵凄美绝艳的异域奇葩。唐代是边塞诗最为巅峰的时代,代表诗人就有岑参,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诗人岑参边塞诗的特点。 岑参是唐朝边塞诗人代表之一,和高适 【查看全文】
6 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鉴赏岑参的《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这首送别诗既不写惜别的深情,也不写边塞的艰苦,而是热情鼓励友人赴军中参战。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⑴ 火山六月应更热⑵,赤亭道口行人绝⑶。 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