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题山寺僧房》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01 00:00

  古诗《题山寺僧房》

  年代:唐

  作者:岑参

  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

  勤学翻知误,为官好欲慵。高僧暝不见,月出但闻钟。

  作品赏析

  【注解】:

  ①爇:点燃;焚烧。

  ②碓:舂米用的工具,用来出去糙米的皮。

  【鉴赏】:

  该诗从写景入手。首联由内入外,由远及近,先写禅院。院内树影婆娑,拌驳窗上,一峰原来,隔着院墙看去,好像戴了一个帽子。“摇”和“戴”二字将整个场面写得充满人情。好像这窗、木、墙、峰皆有了活意,暗符“无情有性”的妙义。“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写出了寺僧无事闲暇的生活,有道勤修的风光。炉火借着晚风越烧越热,水流推动着石碓将米舂好。僧人在这做饭舂米的基本生活中,闲然自得,又处处用功修心,将基本生活演绎得禅趣淋漓。面对这样的闲然自得,诗人顿时厌倦官场,并对以前的勤学世书也进行了否定。“知误”、“欲庸”即是真是写照。夜色已浓,还是没有见到寺里的主持高僧,但他的精神影响无处不在,好比清凉的月光千江遍洒,又好比悠扬的钟声十方普闻。这样的境界,令诗人更是流连忘返。

  古诗《宿铁关西馆》

  年代:唐

  作者:岑参

  马汗踏成泥,朝驰几万蹄。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

  塞迥心常怯,乡遥梦亦迷。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

  作品赏析

  【注解】:

  ①铁关:即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的“铁门关”,位于今新疆库尔勒市北郊8公里处的库鲁克塔格山谷中,曾是贯穿南北疆交通的天险关隘、古丝绸之路中道咽喉。晋代曾在这里设关,因其险固,故称。

  ②天倪:自然的分际。《庄子·齐物论》:“何谓和之以天倪?”郭象注:“天倪者,自然之分也。”唐?王维《座上走笔赠薛璩慕容损》诗:“君徒视人文,吾固和天倪。”诗中指天边。唐?高适《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诗:“遥见林虑山,苍苍戛天倪。”


相关阅读
1 岑参诗歌的边塞风情解读

有关岑参诗中独特的边塞风光和风俗人情,大家了解?他用热情洋溢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西域辽阔苍茫的自然景观,新奇独特的民俗文化,曼倩美妙的西部乐舞,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 【查看全文】

2 岑参:《春梦》

《春梦》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通过写梦境,表达思念之深切迫切,以梦境的恍惚写感情的真切。诗人用一件人人都会在日常生活遇到的小事,经过艺术处理,深刻和真挚地表达 【查看全文】

3 《戏问花门酒家翁》岑参赏析

岑参的《戏问花门酒家翁》语言具有口语化的特点,用浅近的语言描写眼前景物,格调诙谐轻松,是别具一格的小诗。 戏问花门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⑴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⑵。 道旁榆 【查看全文】

4 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赏析

引导语:岑参的《卫节度赤骠马歌》这首诗采用铺叙的写法从各个方面极写赤骠马的神骏,运用大量比喻和衬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首诗,古诗全文如下: 《卫节度赤骠马歌》 岑 【查看全文】

5 岑参 《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的《戏问花门酒家翁》语言具有口语化的特点,用浅近的语言描写眼前景物,格调诙谐轻松,是别具一格的小诗。 戏问花门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⑴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⑵。 道旁榆 【查看全文】

6 岑参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岑参的《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是一首赞美天山雪的诗歌,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⑴ 天山雪云常不开⑵,千峰万岭雪崔嵬⑶。 北风夜卷赤亭口⑷,一夜天山雪更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