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南征》鉴赏

发布时间:2015-03-05 00:00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杜甫诗鉴赏:

  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从岳阳赴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诗篇表现了诗人晚年极度矛盾的思想感情。

  “春岸”二句写南行途中的春江景色。春水方生,桃花夹岸,锦浪浮天;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

  “偷生”二句表现了诗人长年颠沛流离,远适南国的羁旅悲愁。如果是一次愉快的旅行,面对眼前的美景,诗人定会分外高兴。但是诗人光景无多,前途渺茫,旅程中的忧郁情怀与春江上的盎然生意,就很不协调。触景伤情,岂能不泣下沾襟呢?

  “老病”二句,道出了自己思想上的矛盾。诗人此时已是年老多病,本当北归长安,然而命运却迫使他南往衡湘。但即使这样,诗人仍然一片忠心,希望报效朝廷。“君恩”当指经严武举荐,蒙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一事。这里,诗人运用流水对,短短十个字,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南征日”、“北望心”六字,通过工对,将诗人的矛盾心情加以鲜明对比,给人很深的印象。

  诗人“老病”还不得不“南征”,“百年”二句对此作了回答。杜甫是有政治抱负的,然而仕途坎坷,壮志未酬,他有旷世才华,然而“百年歌自苦”,一生苦吟,又能有几人理解?他在诗坛的光辉成就并未得到重视,这怎能不使诗人发出“未见有知音”的感慨呢?这确是杜甫一生的悲剧。三、四两联,正是杜甫晚年生活与思想的自我写照。

  此诗以明媚的江上春光开头, 接着又让“偷生”“适远”的沾襟泪水,把明朗欢快的气息,冲洗得干干净净。于此不协调处展现自己内心深处的苦恼。整首诗悲凉凄楚,反映了诗人衰病时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读之令人怆然而涕下。


相关阅读
1 杜甫《悲陈陶》诗词赏析

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⑵,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⑶,四万义军同日死⑷。 群胡归来血洗箭⑸,仍唱胡歌饮都市⑹。 都人回面向北啼⑺,日夜更望官军至。[1] 词句注释 ⑴ 【查看全文】

2 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

《曲江三章章五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第一章诗人借曲江秋季萧瑟,抒发个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忧伤。第二章写诗人放歌解忧,语似旷达,实为悲愤之词。第三章写诗人仕途无 【查看全文】

3 杜甫作品《哀江头》原文鉴赏

《哀江头》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前半首回忆唐玄宗与杨贵妃游幸曲江的盛事,后半首感伤贵妃之死和玄宗出逃,哀叹曲江的昔盛今衰,描绘了长安在遭到安史叛军洗劫后的 【查看全文】

4 杜甫的名句

杜甫是唐朝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作品众多,诗风沉郁顿挫,诗词艺术造诣极高,因此在史上被诗界称为诗圣。 杜甫的名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 【查看全文】

5 杜甫《望岳》的新解

杜甫的名篇《望岳》全诗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查看全文】

6 杜甫《孤雁》诗歌鉴赏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这首咏物诗写于大历初杜甫居夔州时。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