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1)用简括的语言说说该诗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3分)
(2)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3)根据诗歌内容,说说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自己怎样的心情?(4分)
参考答案:
(1)描写的是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3分)
(2)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3分)
(3)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连欣赏的心情。(4分)
译文:
飘落在小路上的杨花碎片,就像铺开的白毡子,点缀在溪上的嫩荷,像青铜钱似的一个叠着一个。竹林里笋根旁才破土而出的嫩笋,还没有人注重它们,刚刚孵出的小水鸭子,在沙滩上依偎着母鸭甜甜地睡着。
赏析:
这一首《漫兴》是写初夏的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景中状物,而景物相间相融,各得其妙。
诗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毡;而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像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诗人掉转目光,忽然发现:那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为人所见。那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首句中的“糁径”,是形容杨花纷散落于路面,词语精炼而富有形象感。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后两句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它“微寓萧寂怜儿之感”,我们从全诗看,“微寓萧寂”或许有之,“怜儿”之感,则未免过于深求。
这四句诗,一句一景,字面看似乎是各自独立的,一句诗一幅画面;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连欣赏的心情,闲静之中,微寓客居异地的萧寂之感。这四句如截取七律中间二联,双双皆对,又能针脚细密,前后照应。起两句明写杨花、青荷,已寓林间溪边之意,后两句则摹写雉子、凫雏,但也俱在林中沙上。前后关照,互相映衬,于散漫中浑成一体。这首诗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而又充满深挚淳厚的生活情趣。
相关阅读
1 《曲江三章章五句》杜甫
曲江三章章五句 杜甫 曲江萧条秋气高, 菱荷枯折随波涛, 游子空嗟垂二毛。 白石素沙亦相荡, 哀鸿独叫求其曹。 即事非今亦非古, 长歌激越捎林莽, 比屋豪华固难数。 吾人甘作心 【查看全文】
2 杜甫送远原文及翻译《送远》是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时所作,当时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时期。送远即是诗人杜甫在战火纷飞的时刻,离开秦州入蜀道而远行。浦起龙认为此诗不言所送,盖自送之作 【查看全文】
3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鉴赏: 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 【查看全文】
4 杜甫诗词《狂夫》的诗意赏析《狂夫》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内容】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 【查看全文】
5 诗人杜甫简介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一个北方的大士族。关于诗人杜甫,大家了解吗? 生平 年少优游 杜甫因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 【查看全文】
6 杜甫草堂的故事【导读】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