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其四》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5-04-08 00:00

  咏怀古迹五首 其四

  杜甫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诗文解释:

  刘备攻打东吴驾临三峡,驾崩那年也是在永安宫中。在空山里还可以想像他的行仗,野寺中还能隐约回忆起行宫。古庙的杉松上,有野鹤作巢,每逢节气,村里的人来祭祀。武侯祠紧紧相邻在一起,君臣一体祭祀相同。

  其四:

  蜀主刘备攻伐东吴驾临三峡,他驾崩时也在白帝城永安宫。

  空山依然可想象到翠华仪仗,野寺中隐约能回忆玉殿行宫。

  古庙荒凉松杉树上野鹤筑巢,逢年遇节祭祀时村翁来上供。

  武侯祠庙与先主庙紧紧相邻,生前君臣一体死后祭祀相同。

  词语解释:

  蜀主:指刘备。

  伏腊:伏天腊月。指每逢节气村民皆前往祭祀。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诗文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大历元年(七六六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这首诗咏怀了刘备,赞颂诸葛亮与刘备生前一体的亲密关系。寄与了自己境遇的苦闷。全诗平淡自然,写景状物形象明朗。

  第四首咏怀的是永安宫。诗人称颂了三国时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关系,抒发了自己不受重用抱负难展的悲怨之情。

  作者借村翁野老对刘备诸葛亮君臣的祭祀,烘托其遗迹之流泽。诗歌先叙刘备进袭东吴失败而卒于永安宫,继叹刘备的复汉大业一蹶不振,当年的翠旗行帐只能在空山想象中觅得踪迹,玉殿虚无缥缈,松杉栖息水鹤。歌颂了刘备的生前事业,叹惋大业未成身先去,空留祠宇在人间的荒凉景象。最后赞刘备诸葛亮君臣一体,千百年受人祭祀,表达了无限敬意,发抒了无限感慨。


相关阅读
1 春夜喜雨杜甫 古诗

《春夜喜雨》是唐诗名篇之一,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所作。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 【查看全文】

2 杜甫思想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 【查看全文】

3 登高习俗与杜甫的《登高》诗赏析

古人喜欢登高,或登山,或登台,或登楼,而且“登高必赋”,留下了不少名篇。 《韩诗外传》卷七:“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山必赋,小子歌者 【查看全文】

4 杜甫《八阵图》全诗翻译赏析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诗文解释: 三分天下功业盖世,创制八卦图名声更加卓越。江水冲击阵石不动,吞并吴国失策铸成遗恨。 词语解释 【查看全文】

5 杜甫《春夜喜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设计侧重从搜集资料,潜心品读、吟诵、想象拓展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围绕好雨这一文眼,诵读感悟,品读文本,读 【查看全文】

6 杜甫名作《绝句》赏析`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浅注] 黄鹂:又称黄鸟,雄鸟羽毛金黄色,雌鸟黄中带绿,名声婉转,栖于高枝。白鹭:羽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