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和贾舍人早朝》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5-04-16 00:00

  和贾舍人早朝

  杜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暧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注解:

  1、五夜:五更。

  2、漏声:漏壶滴水的声音。

  3、箭:漏壶中标明时刻的箭状物。

  4、旌旗:旗帜。

  5、龙蛇动:有龙蛇图案的旗帜在旭日中飘扬。

  6、香烟:指御用香炉中散发的香气。

  7、珠玉:形容诗句像珠玉一样美。

  8、世掌丝纶:指贾至与其父均任中书舍人。

  9、丝纶:丝纶阁,即中书省。

  10、池上:指凤凰池,即中书省。

  11、凤毛:珍稀人物,喻人才。

  译文:

  滴漏中的竹箭指向五更,皇宫里的桃子在春色中泛着醉酒般的颜色。朝阳升起来印在旌旗上,旗帜被风鼓动,上面有龙蛇图案,看起来像是要腾飞而起,大殿上风微微的,在这微风里燕雀倒是飞得很高,盘旋于金顶之上。贾舍人带着两袖香气下了早朝,珠玉一般的《早朝大明宫》就是他一挥而就的。要说这一朝两代中书舍人同出一家的佳话,指得不就是贾至和他的父亲么。

  赏析:

  和,即按照作者原来的题材或者体裁来写一首诗,以示自己的意见,韵脚可以相同也可以完全用别的。杜甫这首诗是和中书舍人贾至的《早朝大明宫》之作。

  这里首先解释诗里用到的典故的意思吧。丝纶美:因为贾家父子历任两朝的中书舍人,后有一日贾至供职的肃宗对贾至说,“昔先天诰命,乃父为之,今兹命册,又尔为之,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可谓继美矣……”主要意思是赞扬贾至继承了父亲的才华,并能做出像父亲一样的政绩,实在是朝廷里的一段佳话。“池上于今有凤毛”里的凤毛并非简单的凤毛麟角的凤毛,也不时简单说贾至的才华出众,在一班大臣里很少见。而是用了一个典故:南北朝到了南朝时有谢凤和谢超宗父子,他们文章风格和成就都很出众,于是梁武帝就称赞他们说,“超宗殊有凤毛”。意思是想说谢超宗终归继承了父亲谢凤特有的风格和才华。

  理解了诗里用的典故读这首诗就容易多了。诗是分为两部分。前两句为应和,即基本描绘同贾至的诗一样的场面;后两句为褒扬,说贾至和其父亲的成就辉煌,得到了皇帝的赞扬。与杜甫多数传下来的作品不一样,这首诗里讽刺和揭露的成份不多,几乎不见痕迹,倒是多了些歌功颂德。也许这样可以理解为诗人是在用鹦鹉学舌的方法讥笑贾至,但杜甫毕竟也是那个时代的文人,歌颂高高在上的帝王也未必就没有可能。

  杜甫的这首诗里带出了几分山野的情趣,以及对历史透彻的理解,光是意境就比贾至的高远。这首诗少了一般诗人写宫廷生活所会有的呆板,多了些灵气,而又不减少场面的宏大气势,杜甫比起贾至来绰绰有余。思想决定文章的外在,再如何隐藏,字里行间的精神是很难不露端倪的。贾至是世家出身又较为一帆风顺的人,杜甫则才华横溢饱经风霜,这两种人写出来的文章当然不一样。


相关阅读
1 关于杜甫《月夜》的赏析推荐

杜甫唐五言律诗:《月夜》原文: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参考注释: ①闺中:内室,这 【查看全文】

2 杜甫《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赏析: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 【查看全文】

3 杜甫《狂夫》阅读答案附赏析

狂 夫 杜 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葆娟娟净,雨衷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1、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 【查看全文】

4 杜甫诗词《咏怀古迹五首》(其五)的诗意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内容】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 【查看全文】

5 杜甫诗歌的“风骨”美

杜甫诗歌的风骨是怎样的呢?有什么具体体现呢?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我国历史上对百姓最关注的诗人之一,他崇尚凌云健笔意纵横,是当之无愧的风骨继承 【查看全文】

6 杜甫诗《又呈吴郎》浅析

诗人的草堂前面有几棵枣树,枣树长势很好,而且每年都会结出很多又甜又脆的枣子。邻居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寡妇,她常常会来打枣充饥,诗人从不干涉她。后来,诗人把草堂让给一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