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江亭》诗歌鉴赏

发布时间:2015-04-16 00:00

  江亭

  杜甫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杜甫诗鉴赏:

  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那时杜甫居于成都草堂,生活暂时比较安定。表面上,“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与那些山林隐士的感情没有太大的不同;然而一读三、四两句,却从中体悟到诗人忧国忧民的焦灼心理。

  “ 水流心不竞”,是说江水如此滔滔,仿佛是为了什么事情,争着向前奔跑;而我此时却心情平静,无意与流水相争。“云在意俱迟”,是说白云在天上飘浮,那种舒缓悠闲,与我此时的闲适心情全没两样。

  因此仇兆鳌主说它“有淡然物外、优游观化意”。(《杜诗详》)。

  “水流心不竞”,本来心里是“竞”的,看了流水之后,才忽然觉得平日如此栖栖遑遑,毕竟无谓,心中陡然冒出“何须去竞”的一种念头来。“云在意俱迟”也一样,本来满腔抱负,要有所作为,而客观情势却处处与自己为难。在平时,本是极不愿意“迟迟”的,如今看见白云悠悠,于是也突然觉得一向的做法未免是自讨苦吃,应该同白云“俱迟”才对了。

  “ 水流心不竞”,“不竞”泄露了诗人平日的“竞”。

  真是“正言若反”,在诗人却是不自觉的。

  下面第三联,更是进一步揭示出诗人的真实心理。

  “ 寂寂春将晚”,带出心头的寂寞;“欣欣物自私”, 透露了众荣独瘁的悲凉。这是一种融景入情的手法。

  晚春本来不寂寞,诗人此时处境闲寂,移情入景,自然觉得景色也是寂寞无聊的了;眼前百草千花争奇斗艳,欣欣向荣,然而都与己无关,引不起自己心情的欣悦,因此就嗔怪春物的“自私”了。当然,这其中也不全是个人遭遇上的感慨,但正好说明诗人此时心境并非是那样悠闲自在的。

  杜甫作此诗时,安史之乱未平。李光弼在这年春间大败于邙山,河阳怀州皆陷。诗人虽然避乱在四川,暂时得以“ 坦腹江亭”,但始终未忘记国家安危的,因此诗的最后,就不能不归结到“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又陷入满腹忧国忧民的愁绪中去了。可见杜甫这首诗表面上悠闲恬适,骨子里仍是一片焦灼苦闷。这正是杜甫不同于一般山水诗人的地方。


相关阅读
1 杜甫《房兵曹胡马》原文和译文

房兵曹胡马①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②,锋棱瘦骨成③。 竹批双耳峻④,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此生⑤。 骁腾有如此⑥,万里可横行。 注释: 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 【查看全文】

2 杜甫 佳人

《佳人》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 【查看全文】

3 杜甫 后世影响

杜甫诗词其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杜甫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千百年来成为诗人们的典范。时过境迁,到了20世纪,时代造成的个性的张扬使以杜 【查看全文】

4 杜甫《哀王孙》原文与翻译

哀王孙 杜甫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待同驰驱。 腰下宝?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 【查看全文】

5 杜甫《狂夫》译文及赏析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篠 通:筱)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译文】 万里 【查看全文】

6 杜甫诗《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倡导少教多学,实现高效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呢?我在讲授杜甫《登岳阳楼》中做了一些探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