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词《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5-04-21 00:00

  杜甫《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衰息。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

  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操持纪纲地,喜见朱丝直。

  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

  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作品赏析:

  【鹤注】诗云“十载供军食”,当是广德二年归成都后作。讽居成都,故前篇云韦讽宅观画。张溍曰:此诗可当一则致治宝训。

  国步犹艰难①,兵革未衰息②。万方哀嗷嗷③,十载供军食④。庶官务割剥⑤,不暇忧反侧⑥。诛求何多门⑦,贤者贵为德⑧。

  (晋作贤俊愧为力。首从时事叙起,见民困于军需。《杜臆》:庶官割剥,而不暇忧反侧,亦迫于上供耳。然惟诛求之多,故贤者贵于为德,犹邵尧夫所云贤者当尽力之时,此句起下文。)

  ①《诗》:“国步斯频。又:“天步艰难。”②贾谊《过秦论》:“兵革不休。”③《诗》:“哀鸣嗷嗷。”④自天宝十四载至广德二年为十载。⑤《书》:“无旷庶官。”《魏志》:州牧县宰,割剥自利,人不聊生。⑥《后汉书》:光武曰:“令反侧子自安耳。”⑦《左传》:“诛求无时。”又:“晋政多门。”⑧《汉书·韩信传》:“公小人,为德不卒。”

  韦生富春秋①,洞澈有清识。操持纲纪地②,喜见朱丝直③。当令豪夺吏④,自此无颜色⑤。必若救疮痍⑥,先应去蝥贼⑦

  (此称讽之清节,必能除贪救民。《杜臆》:激浊扬清,录事之职,故可制豪夺之吏。欲救穷民,先去蝥贼,皆切时中窾之语。)①《史记·李斯传》:赵高说二世:“陛下富春秋。”《乐恢传》注:年少,春秋尚多,故称富。②《白帖》:“录事参军谓之纲纪掾。”希曰:乔琳历四州刺史,尝谓录事参军任绍业曰,“子纲纪一郡,能劾刺史乎?”③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④《管子》:凡轻重散敛,以时平准,故大贾富家不得豪夺吾人。⑤匈奴歌:“使我妇女无颜色。”⑥《史记·刘敬传》:“天下之民,疮痍者未起。”⑦《诗》:“去其螟螣,及其蝥贼。”注:“食根曰蝥,食节曰贼。”

  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①。行行树佳政②,慰我深相忆。

  (此临别而作劝勉之词。《杜臆》:挥泪二句,非恤民之极,必无此言。【綖注】生民不安,以庶官不得其人也。庶土匪人,以监司不举其职也。公以此告讽,望其逐去贪吏,此即所谓佳政也。此章前二段各八句,末段四句收。)

  ①高天,指秋时。《楚辞》:“天高而气清。”②曹植书:“足下在彼,自有佳政。”


相关阅读
1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全诗赏析

《九日蓝田崔氏庄》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律,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九日蓝田崔氏庄⑴ 老去悲秋强自宽⑵,兴来今日尽君欢⑶。 羞将短发还吹帽⑷,笑倩旁人为正冠⑸。 【查看全文】

2 杜甫《夔州歌十绝句(其一)》诗歌鉴赏

夔州歌十绝句(其一) 杜甫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长江滔滔东流至四川奉节,即古代的夔州,就进入了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之第一峡─ 【查看全文】

3 杜甫《又呈吴郎》赏析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杜甫诗鉴赏: 大历二 【查看全文】

4 杜甫《秋兴八首》诗歌赏析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它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一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 【查看全文】

5 涂鸦恶搞杜甫令人啼笑皆非

诗圣杜甫最近爆红网络,有人将教材中插图涂鸦后传到网上,引发了主题为“杜甫很忙”的恶搞风潮。但这招来批判,认为恶搞杜甫是无知、浅薄、低俗的表现,反映出当下不尊重的人 【查看全文】

6 杜甫《叹庭前甘菊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叹庭前甘菊花 杜 甫 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1.请简要分析这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