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1、《春望》有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和寓情于事等修辞手法。关键是化情思为景物,移情入景、情景交融,也就是近代西方所说的“移情论”。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就是移情入景的范例。
2、诗的艺术手法。从不同层面来看:诗高度概括,形象生动的反映社会生活,常用比兴手法,即要用渲染、比拟、联想、对比等手法,将所要表达的感情事理具象化,形成鲜明生动的画面。诗歌形象除鲜明生动外,还往往具有象征意蕴和夸张图景,因而常用象征手法和夸张手法,寓意高远,发人深思。诗歌抒情言志,具有强烈的情感,常用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即景抒情,托物寄情)表达诗人的典型感受。诗歌是富有想象力和启示力的艺术,而诗歌的想象通常表现为联想、类比、幻想等方式。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特别要注意一些具有现代派的象征诗,常常用象征的手法或以特征性的事物代表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如戴望舒的《雨巷》。
3、诗的结构。诗的结构遵循的是情感和想象的逻辑,具有跳跃性。因而诗人特意建构“空白”——艺术的跳跃与省略。中国古代文论称之为“间空”。田间的《义勇军进行曲》:“在长白山一带的地方,/中国的高粱,/正在血里成长。/大风沙里,/一个义勇军。/骑马走过他的家乡。/他回来:/敌人的头,/挂在铁枪上”。诗人省略了奋勇抗战的场景,但那浴血奋战的场面和同仇敌忾的民族义愤,都洋溢在字里行间。因为开头时代气氛的烘托及最后一句诗眼,使读者得以有根有据地用想象补充战斗场面。诗跳跃与省略,虚实相间的艺术处理,造成“空间”以少胜多的艺术表现力。
4、诗的语言。精炼、富有韵律美。常用比喻、通感、反复等手法,注意语言的声调、押韵和节奏构成音乐美。
相关阅读
1 杜甫《武侯庙》注释及赏析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下面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篇杜甫的五言绝句,欢迎阅读赏析! 武侯庙 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注 【查看全文】
2 杜甫诗词《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的诗意赏析《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 【查看全文】
3 赠卫八处士·杜甫导语:《赠卫八处士》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作于诗人被贬华州司功参军之后。诗写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写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见,格外亲。然而暂聚忽 【查看全文】
4 登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唐诗赏析: 这首诗的意 【查看全文】
5 杜甫《饮中八仙歌》全诗赏析杜甫《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 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 【查看全文】
6 杜甫唐诗《赠花卿》鉴赏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注释 1. 花卿:即花敬定,唐朝武将,曾平定段子璋之乱。杜甫《戏作花卿歌》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