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无家别》译文及注释

发布时间:2015-06-10 00:00

  《无家别》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译文

  天宝以后,农村寂寞荒凉,家园里只剩下蒿草蒺藜。我的乡里百余户人家,因世道乱离都各奔东西。活着的没有消息,死了的已化为尘土。因为邺城兵败,我回来寻找家乡的旧路。在村里走了很久只见空巷,日色无光,一片萧条凄惨的景象。只能面对着一只只竖起毛来向我怒号的野鼠狐狸。四邻还剩些什么人呢?只有一两个老寡妇。宿鸟总是留恋着本枝,我也同样依恋故土,哪能辞乡而去,且在此地栖宿。正当春季,我扛起锄头下田,到了天晚还忙着浇田。县吏知道我回来了,又征召我去练习军中的骑鼓。虽然在本州服役,家里也没什么可带。近处去,我只有空身一人;远处去终究也会迷失。家乡既已一片空荡,远近对我来说都是一样。永远伤痛我长年生病的母亲,死了五年也没有好好埋葬。她生了我,却得不到我的服侍,母子二人终身忍受辛酸。人活在世上却无家可别,这老百姓可怎么当?

  注释

  ⑴天宝后:指安史之乱以后。开篇是以追叙写起,追溯无家的原因,引出下文。庐:即居住的房屋。但,只有,极为概括也极为沉痛地传达出安禄山乱后的悲惨景象:什么都没有,唯有一片蒿藜(也就是野草)。

  ⑵贱子:这位无家者的自谓。阵败:指邺城之败。

  ⑶日瘦:日光淡薄,杜甫的自创语。

  ⑷怒我啼:对我发怒且啼叫。写乡村的久已荒芜,野兽猖獗出没。

  ⑸这句以“宿鸟”自比,言人皆恋故土,所以即便是困守穷栖,依旧在所不辞。

  ⑹这句是说他又要被征去打仗。

  ⑺携:即离。无所携,是说家里没有可以告别的人。

  ⑻这两句是以能够服役于本州而自幸。终转迷:终究是前途迷茫,生死凶吉难料。

  ⑼齐:齐同。这两句更进一层,是自伤语。是说家乡已经一无所有,在本州当兵和在外县当兵都是一样。

  ⑽从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作乱到这一年正是五年。委沟溪:指母亲葬在山谷里。

  ⑾两酸嘶:是说母子两个人都饮恨。酸嘶,失声痛哭。

  ⑿蒸黎:指劳动人民。蒸,众。黎,黑。


相关阅读
1 杜甫写雨诗的艺术特色

导语:杜甫风雨漂泊的一生,写了很多关于雨的诗句,他笔下的雨千姿百态,有春雨、夏雨、秋雨、冬雨、朝雨、夜雨、山雨、峡雨、楼雨、江雨、飞雨等等,不论哪种雨,杜甫都能抓 【查看全文】

2 登岳阳楼 杜甫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 吴楚:指今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鴅省一 【查看全文】

3 杜甫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转益多师是我师。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出师 【查看全文】

4 杜甫《野望》全诗翻译赏析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崖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词语解释: 迟暮:年老, 【查看全文】

5 杜甫《宿府》

《宿府》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 【查看全文】

6 杜甫《恨别》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恨别① 杜甫 洛城②一别四千里,胡骑③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④,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⑤急为破幽燕。 注释 ①这是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