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饮中八仙歌》赏析

发布时间:2015-07-04 00:00

  《饮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简介:

  这首诗大约是天宝五年(746年)杜甫初到长安时所作。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杜甫此诗是为这八人写“肖像”。

  《饮中八仙歌》是中国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将当时号称“酒中八仙人”的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从“饮酒”这个角度联系在一起,用追叙的方式,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这首诗在体裁上是一个创格。句句押韵,一韵到底;前不用起,后不用收;并列地分写八人,句数多少不齐,但首、尾、中腰,各用两句,前后或三或四,变化中仍有条理。八人中,贺知章资格最老,所以放在第一位。其他按官爵,从王公宰相一直说到布衣。写八人醉态各有特点,纯用漫画素描的手法,写他们的平生醉趣,充分表现了他们嗜酒如命、放浪不羁的性格,生动地再现了盛唐时代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注释:

  ⑴知章:即贺知章,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官至秘书监。性旷放纵诞,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他在长安一见李白,便称他为“谪仙人”,解所佩金龟换酒痛饮。这两句写贺知章醉后骑马,摇摇晃晃,像乘船一样。醉眼昏花,跌落井中睡着了。

  ⑵汝阳:汝阳王李琎,唐玄宗的侄子。朝天:朝见天子。此谓李痛饮后才入朝。麴车。酒车。移封:改换封地。酒泉:郡名,在今甘肃酒泉县。传说郡城下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

  ⑶左相:指左丞相李适之,天宝元年(742年)八月为左丞相,天宝五年(746年)四月,为李林甫排挤罢相。长鲸:鲸鱼。古人以为鲸鱼能吸百川之水,故用来形容李适之的酒量之大。衔杯:贪酒。圣:酒的代称。《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尚书郎徐邈酒醉,校事赵达来问事,邈言“中圣人”。达复告曹操,操怒,鲜于辅解释说:“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李适之罢相后,尝作诗云:“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此化用李之诗句,说他虽罢相,仍豪饮如常。

  ⑷宗之:崔宗之,吏部尚书崔日用之子,袭父封为齐国公,官至侍御史,也是李白的朋友。觞:大酒杯。白眼:晋阮籍能作青白眼,青眼看朋友,白眼视俗人。玉树临风:崔宗之风姿秀美,故以玉树为喻。

  ⑸苏晋:开元进士,曾为户部和吏部侍郎,长斋:长期斋戒。绣佛:画的佛像。逃禅:这里指不守佛门戒律。佛教戒饮酒。苏晋长斋信佛,却嗜酒,故曰“逃禅”。

  ⑹李白:以豪饮闻名,而且文思敏捷,常以酒助诗兴。《新唐书·李白传》载:李白应诏至长安,唐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他,并赐食,亲为调羹,诏为供奉翰林。有一次,玄宗在沉香亭召他写配乐的诗,而他却在长安酒肆喝得大醉。范传正《李白新墓碑》载:玄宗泛舟白莲地,召李白来写文章,而这时李白已在翰林院喝醉了,玄宗就命高力士扶他上船来见。

  ⑺张旭:吴人,唐代着名书法家,善草书,时人称为“草圣”。脱帽露顶:写张旭狂放不羁的醉态。据说张旭每当大醉,常呼叫奔走,索笔挥洒,甚至以头濡墨而书。醒后自视手迹,以为神异,不可复得。世称“张颠”。

  ⑻焦遂:布衣之士,平民,以嗜酒闻名,事迹不详。卓然:神采焕发的样子。袁郊在《甘泽谣》中称焦遂为布衣。

  翻译:

  贺知章酒后骑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

  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

  左相李适为每日之兴起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略政事,以便让贤。

  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

  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

  李白饮酒一斗,立可赋诗百篇,他去长安街酒肆饮酒,常常醉眠于酒家。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为诗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称是酒中之仙。

  张旭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时人称为草圣。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书如云烟之泻于纸张。

  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奋。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

  鉴赏:

  《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诗”。诗人以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将他们写进一首诗里,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以上五个次要人物展现后,中心人物隆重出场了,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浮雕般地突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将李白塑造成这样一个桀骜不驯,豪放纵逸,傲视封建王侯的艺术形象,这正是千百年来人民所喜爱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李白形象。《唐宋诗醇》引李因笃语:“无首无尾,章法突兀妙是,叙述不涉议论,而八人身份自现,风雅中司马太史也。”

  八仙中首先出现的是贺知章。他是其中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一个。在长安,他曾“解金龟换酒为乐”(李白《对酒忆贺监序》)。诗中说他喝醉酒后,骑马的姿态就象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朦胧,眼花缭乱,跌进井里竟会在井里熟睡不醒。相传“阮咸尝醉,骑马倾欹”,人曰:“个老子如乘船游波浪中”(明王嗣奭《杜臆》卷一)。杜甫活用这一典故,用夸张手法描摹贺知章酒后骑马的醉态与醉意,弥漫着一种谐谑滑稽与欢快的情调,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他旷达纵逸的性格特征。


相关阅读
1 望岳 教学设计

通过望岳的教学设计,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体会杜甫诗歌中包含的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通过欣赏诗歌,让学生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诵 【查看全文】

2 《客至》杜甫

《客至》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客 【查看全文】

3 杜甫的悲苦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杜甫被人们冠之 诗史、集大成的称号,这不仅因为他的诗反映了安史之乱的历史现实,充满了安国安民的崇高品质,而且是因为杜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造诣,集中国 【查看全文】

4 杜甫诗词《堂成》的诗意赏析

《堂成》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内容】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 【查看全文】

5 《潼关吏》杜甫

潼关吏 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 【查看全文】

6 杜甫《送远》

《送远》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离开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的一首五律。此诗运用了白描手法将离别情写得入木三分,用浓浓的情谊来衬托尘世的悲凉和离别时孤寂的心境。以下是小编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