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词《月夜》的诗意赏析

发布时间:2015-07-22 00:00

  《月夜》是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是作者被禁于长安,望月思家的有感之作。此诗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全诗构想新奇,情真意切,深婉动人。

  《月夜》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内容】: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注释:

  漉州:今陕西省富县。

  创作背景:

  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作品赏析:

  本诗于天宝十五年(756)八月写于长安。全诗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诗人自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也寄托了对战乱平息后幸福团聚的渴望。

  名家评价:

  《瀛奎律髓》:

  八句皆思家之言,三、四及“儿女”,六句全是忆内,与乃祖诗骨格声音相似。

  《唐诗品汇》:

  刘云:愈缓愈悲,俯仰俱足(“未解”句下)。

  《唐诗归》:

  谭云:“遍插茱萸少一人”、“霜鬓明朝又一年”,皆客中人遥想中相忆之词,已难堪矣。此又想其“未解忆”,又是客中一种愁苦,然看得前二绝意明,方知“遥怜”、“未解”之趣(“遥怜”二句下)。钟云:“泪痕干”,苦境也,但以“双照”为望,即“庶往共饥渴”意(末句下)。

  《杜臆》:

  “云鬓”、“玉臂”,语丽而情更悲。

  《义门读书记》:

  衬拓“独”字,逼起落句,精神百倍,转变更奇(“香雾”二句下)。

  《瀛奎律髓汇评》:

  纪昀:言儿女不解忆,正言闺人相忆耳。故下文直接“香雾云鬟湿”一联。虚谷以为未及儿女,殊失诗意。入手便摆落现境,纯从对面着笔。蹊径甚别。后四句又纯为预拟之词,通首无一笔着正面,机轴奇绝。冯舒:只起二句,已见家在鄜州矣。第四句说身在长安,说得浑合无迹。五、六紧应“闺中”,落句紧接鄜州、长安。如此诗是天生成,非人工碾就,如此方称“诗圣”。许印芳:《三百篇》为诗祖,少陵此等诗从《陟岵》篇化出。对面着笔,不言我思家人,却言家人思我。又不直言思我,反言小儿女不解思我,而思我者之苦衷已在言外,……写闺中人,语要情悲。结语“何时”与起句“今夜”相应,“双照”与起句“独看”相应。首尾一气贯注,用笔精而运法密,宜细玩之。

  《雨村诗话》:

  诗有借叶衬花之法。如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自应说闺中之忆长安,却接“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此借叶衬花也。总之古人善用反笔,善用傍笔,故有伏笔,有起笔,有淡笔,有浓笔,今人曾梦见否?

  《唐音审体》:

  映出上“独看”也。意虽直下,字句未尝不对(“未解”句下)。

  《唐宋诗醇》:

  王士正曰:不言思儿女,情在言外。

  《唐诗别裁》:

  “只独看”正忆长安,儿女无知,未解忆长安者苦衷也。反复曲折,寻味不尽。五、六语丽情悲,非寻常秾艳。

  《读杜心解》:

  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

  《杜诗镜铨》:

  邵云:一气如话。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此杜老初年始解言情之作。三、四正用形闺中独看人可念耳,五、六仍极写之。结笔更无聊作兴语。

  《唐诗矩》:

  尾联见意格。结云云,则今夕天各一方,泪无干痕可知,此加一层用笔法。题是《月夜》,诗是思家,看他只用“双照”二字,轻轻绾合,笔有神力。

  《岘佣说诗》:

  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少陵“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是身在长安,忆其妻在鄜州看月也。下云:“遥怜小儿女,未解忆安长,”用旁衬之笔;儿女不解忆,则解忆者独其妻矣。“香雾云鬟”、“清辉玉臂”,又从对面写,由长安遥想其妻在鄜州看月光景。收处作期望之词,恰好去路,“双照”紧对“独看”,可谓无笔不曲。

  《唐宋诗举要》:

  吴汝纶曰:专从对面着想,笔情敏妙。


相关阅读
1 杜甫《登岳阳楼》诗歌鉴赏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的意境是十分宽阔宏伟的。 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 【查看全文】

2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其五)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诗鉴赏 本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当时,杜甫定居于成都草堂,生活稍稍安 【查看全文】

3 杜甫的生平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官,虽然后世被称为 诗圣,诗歌被称为诗史,可在唐朝当时 【查看全文】

4 杜甫《旅夜书怀》全诗翻译赏析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文解释: 微风吹拂着岸边的细草,高耸着桅杆的小舟在 【查看全文】

5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导语: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精湛的程度,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 【查看全文】

6 杜甫《岁暮》译文及注释

《岁暮》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岁暮》译文 作客异乡,年关已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