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15-12-11 00:00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病, 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诗人登高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根据首联、颔联展开想象,简要描绘。(3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3)、以下不属于诗人“苦恨”原因的一项是(  )(2分)

  A.常年客居他乡    B.浊酒难以解忧

  C.国家动荡不安   D.自身困苦多病

  (4)诗歌的前四句描画出一幅深秋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画面,后四句触景抒怀,渗透出诗人____________的心境。(2分)

  (5)这首诗首联写了哪些景物?其作用是什么?(5分)

  (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诗中的“无边”“不尽”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诗人登高看到的是一幅肃穆凄怆、肃杀悲凉、空旷辽阔的秋天景象: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鸣,凄切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不尽长江,汹涌澎湃,奔腾而来。

  (2)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3)B

  (4)空阔浩渺 愁苦悲凉

  (5)风、天、猿、渚、沙、鸟。写出了登高见闻,渲染烘托出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后文抒登高所感、写内心之愁做铺垫。

  (6)诗人仰望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树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地传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相关阅读
1 杜甫《晓望》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晓望 【唐】杜甫 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 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 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 【注】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当时流寓 【查看全文】

2 杜甫《登高》与蜀地重阳习俗

导语: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逐步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易经》曾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叫重阳,也称重九。因与久久同音,则有长久长寿的含 【查看全文】

3 《南征》杜甫唐诗鉴赏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 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 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 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 未见有知音。 杜甫诗鉴赏 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从岳阳赴长沙途中 【查看全文】

4 杜甫《望岳》原文赏析及翻译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 【查看全文】

5 杜甫草堂的故事

【导读】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 【查看全文】

6 《佳人》杜甫

佳人 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