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春夜喜雨》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两句中,“润物细无声”常被用来形容教师对学生默默无闻培育和潜移默化熏陶。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注释】
1.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2.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3.发生:萌发生长。
4.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5.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6.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7.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8.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9.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10.重:读作zhòng(重在这里的意思是:沉重。所以读作第四声。)
11.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是杜甫在听闻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查看全文】
2 《杜甫诗五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学会从意象入手,分析意境进而体会诗情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2、体会杜甫诗歌中包含的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和杜甫诗沉郁顿挫、雄浑有力的 【查看全文】
3 杜甫诗词《梦李白二首》的诗意赏析《梦李白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 【查看全文】
4 《无家别》杜甫无家别 杜甫 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 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 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 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 竖毛怒我啼。 【查看全文】
5 杜甫与成都杜甫草堂杜甫从一线城市长安跑到二线城市成都,虽然有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说躲避安史之乱,但是杜甫的心里很清楚,他这是为了房子问题。杜甫在长安工作许多年,尽管在中央任职, 【查看全文】
6 杜甫绝句二首导语: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请欣赏杜甫《绝句二首》。(更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