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5-12-25 00:00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登高>>,我给初二学生讲过三遍,给高一学生讲过四遍。总的感觉每一次都不同,这首诗尽管只有短短的56个字,但蕴涵的深意学生很难理解!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我记得自己讲的最好的一次是今年11月4日,给高一(16)班的同学讲的!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这个氛围,我是这样导入的: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

  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两鬓斑白。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我的讲述语调低沉哀伤,情感孤苦凄凉!学生被深深的感动了!接着,我朗诵了这首诗,当读到“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时,想到年迈的杜甫身受八重苦难,孤独地在外飘零11年之久,我的眼眶湿润了!全班52名同学都静静的凝视着我,她们被深深的打动了!

  课后,学生们对我说,这堂课,她们太感动了!导入很好,老师的朗诵很好,我自己也觉得这堂课效果还不错,主要是自己也很投入!上好一堂课,老师的情感态度很重要,不管讲过多少遍,每一次都要投入!


相关阅读
1 《登兖州城楼》杜甫

登兖州城楼 杜甫 东郡趋庭日, 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 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 荒城鲁殿余。 从来多古意, 临眺独踌躇。 杜甫诗鉴赏: 兖州在今山东省。城楼即州城南楼。这是 【查看全文】

2 杜甫《房兵曹胡马》原文和译文

房兵曹胡马①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②,锋棱瘦骨成③。 竹批双耳峻④,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此生⑤。 骁腾有如此⑥,万里可横行。 注释: 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 【查看全文】

3 杜甫《解闷十二首其六》全诗翻译赏析

《解闷十二首(其六)》 杜甫 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即今耆旧无新语,满钓槎头缩颈鳊。 译文一: 我又想起襄阳人孟浩然,他的诗清新可赏,句句足以永世流传。如今的诗 【查看全文】

4 杜甫的诗《八月十五夜月》赏析

《八月十五夜月》 【一】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二】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 【查看全文】

5 春望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杜甫

杜甫的古诗《春望》原文翻译是什么呢?《春望》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 【查看全文】

6 杜甫武侯庙翻译和赏析

《武侯庙》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76年),作者是杜甫。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武侯庙》的翻译和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武侯庙》 唐代: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