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乐游园歌》唐诗鉴赏

发布时间:2016-03-09 00:00

  导语: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 ,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推荐的《乐游园歌》唐诗鉴赏,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作品介绍】

  《乐游园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长安创作的诗篇。全诗由筵饮游赏的生活琐事,联系到贵戚专宠的国家大事,由个人身世之慨发展到时世之叹,气势磅礴,包孕深远,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原文】

  乐游园歌

  乐游古园崒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

  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

  长生木瓢示真率,更调鞍马狂欢赏。

  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

  阊阖晴开昳荡荡,曲江翠幕排银牓。

  拂水低徊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

  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

  数茎白发那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

  圣朝亦知贱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

  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注释】

  ①乐游园:即乐游原,汉宣帝时建,始称乐游苑,在长安东南郊,地势最高,四望宽敞,为唐代游赏胜地。

  ②崒:山高危貌。森爽:萧疏貌,是说乐游园上的树木参天。正因树木不密集才见得其高。绵:延绵,笼罩。这两句写乐游园上的景色。

  ③公子:指筵席主人杨长史。势:地势。《三秦记》:长安正南秦岭,岭根水流为秦川,又名樊川。这里当指长安周围的平原,因居高俯视而觉其平坦如掌。沈佺期《长安道》:秦地平如掌。这两句写乐游园周围景。

  ④长生木瓢:长生木做的瓢,《西京杂记》载上林苑有长生木。示真率:主人用长生木瓢盛酒,表明他的真率。调:戏弄。两句写主客欢宴。

  ⑤青春:犹言青青,河水碧绿。芙蓉园:在乐游园西南,中有芙蓉池。雷霆:指宫廷仪仗队的赫赫声势。夹城仗:《两京新记》:“开元二十年,(唐玄宗)筑夹城入芙蓉园。”从这两句开始转入对玄宗出游芙蓉园之盛大景况的描写。

  ⑥阊阖:天门。这里指宫殿门。谍荡荡:阔大之意。曲江:在乐游园西南,翠幕:贵族游宴时搭建的帐幕。银牓:宫殿门端所悬金碧辉煌的匾额。排:指压倒性的气势。这两句再写皇帝和亲贵们从宫中出发、抵达曲江的气势之盛。

  ⑦“拂水”两句写芙蓉园和曲江的皇家歌舞。“缘云”句,形容歌声嘹亮,攀援云层而上达青天。

  ⑧“却忆”四句由对皇家出游的描画转入感叹。百罚:多次罚酒。深杯:满杯。

  ⑨ 圣朝:有道之邦。这里指当时的朝廷。贱士:杜甫自称。《论语》:“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一物:仇注释为酒,沈德潜以为是杜甫自谓,陆原厂认为是泛指。当释为一草一木、万事万物。荷,承载。这两句实为反语,语含牢骚,因为权贵之奢华生活引起诗人对自己困窘处境的感愤不平。

  ⑩无归处:包含复杂内涵。一是仕途不得志,满腔抱负无所托,二是没有志同道合者。苍茫,暮色貌,融合全诗则含有前途渺茫的身世之感、对国家政治的忧虞之感以及念天地悠悠的历史深沉感。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天宝十载(751年)杜甫在长安之时。题下原有自注:“晦日贺兰杨长史筵醉歌。”晦日指正月晦日,是唐代一个节日——中和节。

  【赏析】

  此诗显示了杜甫独特诗风的逐渐形成。旅食京华的十年,杜甫留下了一百一十多首诗,包括《前出塞》、《兵车行》、《咏怀五百字》、《北征》这样既具有广阔深沉的生活内容又充满杰出想象力的作品,所以《乐游园歌》并不能代表这一时期杜甫创作的最高成就。但是这首诗在杜甫七古长篇中第一次展现出了“沉郁顿挫”的特征,在很多方面显现出诗人诗艺逐渐成熟的痕迹。画面的繁复和跳跃、情感的郁结与变化,造成了纵深横阔的效果。


相关阅读
1 杜甫《曲江二首其二》古诗赏析翻译

曲江二首 其二 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诗文解释: 每天退朝归来,都要典衣沽酒。常常到曲 【查看全文】

2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歌鉴赏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 【查看全文】

3 杜甫的诗歌特点分析

杜甫的诗歌特点,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 一、杜甫一生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 三十五岁以前,是他的读书和壮 【查看全文】

4 杜甫的草堂诗

诗圣杜甫的诗歌在众多人的印象中,无疑是忧国忧民的典范。 杜甫(712-770)自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十二月一日从同古(今甘肃成县)入蜀,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正月出川,在四川生活了将近十 【查看全文】

5 杜甫《客至》赏析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注释: ①客至:客指 【查看全文】

6 杜甫《春夜喜雨》对教育者的启发

《春夜喜雨》是诗圣杜甫所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咏雨诗。诗中的润物细无声经常会用来赞美教育者。 一、前言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汉姆雷特。人们对于文学作品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 【查看全文】